虽被侄儿直言性情暴虐、喜怒无常,面上有些挂不住。
但也仅止于此。
此时此刻,两人虽不悦,却不屑辩解。
而燕王朱棣却再也不能坐视不理。
你朱允熥自寻死路,为何扯上我?
说我有资格继承大统?
父亲会如何看待此事?
朱棣急忙出列,伏地叩首。
“父亲明察,儿臣绝无觊觎皇位之意。”
“允熥所言全属妄语,望父亲切勿介怀!”
朱允熥淡然一笑。
“我只是说你若为帝,当能治理天下,并未说祖父会传位于你,四叔何必着急?”
“四叔才华横溢,可惜非嫡长子。”
“上有二叔三叔,这皇位断然轮不到四叔!”
他高声说道:“正因如此,我才不顾生死,直言相告。”
“古语云: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家母乃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依礼制,大哥亡故后,我才是嫡长子。”
"二哥年长我一岁,却是庶出之子。"
"皇祖父将我定为皇太孙,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然而皇祖父担心我的才智不足,无法震慑群臣,也不能驾驭武将。"
"因此扶持吕王妃,意在立二哥为储君。"
"殊不知,这决定大谬不然。"
"二哥的能力,不足以治理国家。"
"二哥的威望,不足以使人信服。"
"二哥的才略,不足以应对政务。"
"若皇祖父让二哥继承大统,把江山托付给他,大明必将陷入危机!"
"作为孙儿,我不能对大明的安危坐视不管,不得不冒死进谏。"
轰隆一声!
又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然而未闻雷鸣。
明亮与昏暗交替的视野中,空气仿佛冻结,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大殿之内,众人的心跳似乎停止。
每个人都屏息以待。
"你说你二哥在能力、威望、才智方面都不及你,是否认为你自己远超于他?"
老朱的声音平静了许多。
不再带有压迫感和杀意。
他脸上毫无表情,却不知心中作何想。
"当然!"朱允熥语气坚定答道。
封建时代的**,自幼接受皇家教养,其中才华横溢者不少。
现代人虽然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拥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但如果论心机、谋略、处世能力,真正能超越那些**的人其实很少。
聪明人始终聪明,不会因时代更替而改变。
但朱允炆是个例外。
如果列出历史上最愚蠢皇帝排行榜,朱允炆必定名列前茅。
自古以来,**中有残暴无德的,生性嗜杀的,不顾百姓生死只顾自己享乐的……
诸如此类,被史书批评为"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