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时间越长,他不求上进、贪玩懒惰、傲慢无礼的种种缺点,都会一一显现。”
“与殿下您的温文尔雅、勤勉好学相比,他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我原本还以为,短时间内他会继续伪装,表现出一副勤奋进取的模样,以取悦陛下。”
“却没想到,刚进宫读书一天,他就开始懈怠不去。”
“这般胡闹,只要陛下不是瞎子,就不会立他为太子,将皇位传给他。”
黄子澄笑道:“方先生说得很有道理,况且我们的计划已经初见成效。”
“如今京城谣言四起,只等时机成熟,我们再上奏弹劾他,那就是他的末路。”
“别急,别急!”方孝孺说道:“证据要确凿些,不能露出漏洞。”
“那是当然。”朱允炆说:“请两位老师放心,学生办事一定会谨慎小心,把证据做得滴水不漏,谁都无法翻案。”
他又补充道:“今天因为我起晚了,就把身边的侍女玲儿给责打了。”
“那是母亲大人送给她的丫头,他随口就打,根本不顾及母亲大人的感受,哪里还有半点孝道可言?”
这也是证据之一,暂且不必急于参奏,留待日后一并处理。
正说着话,外面突然有人快步闯入。
“禀报殿下,外头出了状况。”
方孝孺严厉呵斥道:“遇事切勿惊慌,这般失态岂能成事?”
自从做了朱允炆的老师,他就习惯性地摆出师长的威严,随意约束王府中人。
那人连忙认错:“先生所言极是。”
方孝孺接着问:“到底出了何事?”
“吴王调动了锦衣卫大量人手,似乎不下千人,气势汹汹地离开了锦衣卫驻地,不知所图。街坊间已议论纷纷。”
“什么?”方孝孺猛然起身。
“擅自调动如此多的锦衣卫,他意欲何为?那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难道就任他胡来不成?”
朱允炆则追问:“你知道他要去哪里吗?”
“奴才曾托人打听,但连锦衣卫内部也无人知晓。吴王殿下并未透露。不过,看他前行的方向,似乎是往城中公卿豪族聚集之地去了。”
黄子澄面色微变:“奇怪,他虽是吴王,却不能如此妄为调动锦衣卫。即使他有意为之,锦衣卫也不会遵命。难道陛下下旨了?可此事缘何我们竟毫无所闻?”
方孝孺沉思道:“必是有重大变故发生。”
“我等分头行事。”
“献王殿下即刻入宫,查明是否陛下旨意。”
“黄兄速赴东宫,面见吕妃娘娘,或许她那边会有线索。”
“我出去查看,看看吴王率锦衣卫所为何事!”
------------
燕王府。
若严格讲,这只是燕王的一个侧室罢了。
燕王的封地在北平,那里的才是真正的燕王府。
不过。
燕王身为亲王,当今陛下的亲子。
老朱对这个儿子确实不错。
朱棣在金陵的宅子也称燕王府,只是规模不及北平的大。
然而,在金陵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这样一座位于繁华地段的宅院,其价值依旧令人难以置信。
此刻,朱棣正坐在府内湖心亭中钓鱼。
这座亭子三面环水,仅靠一条走廊连接陆地,四周空旷一览无遗。
每当朱棣有要紧的事情需要商议,都会选择在此处交谈。
这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