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国家治理与私人关系不同。国家需要规范化运作,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意分配资源。它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让每个人的行为都在规则框架内进行。然而这种做法,在最初随驾征战的功臣眼里,无异于领导者背弃了昔日的情谊,不再顾及旧部利益,不再讲究江湖义气。这是深层次的利益冲突,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无解的难题。
好在明朝立国已有二十多年,大部分规章制度已逐步完善。唯一的遗憾是,当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元勋尚有不少健在。
“末将明白,愿领受任何责罚。”傅叶语气诚挚,“只要能让大将军平安无事,末将即使赴死亦无怨言。”
朱允熥凝视着他,心中暗叹:正因为有你这样愿意为蓝玉献身的人,蓝玉才会有性命之忧。否则,朱元璋根本不会考虑对他下手。
这类事情,一时半刻难以向傅叶解释清楚,也无须多费唇舌。
制度性的问题,只能通过制度改革来解决。
仅仅针对个人,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朱允熥随即转向蓝玉说道:“舅公,明日上朝时,我会尽全力保你性命。不过,这可能需要你承担相当大的后果。”
“我明白了!”蓝玉答道,“一切听凭殿下安排。”
“你也不应对皇祖父心生不满。”朱允熥注视着他说道,“你如今的处境,完全是咎由自取。”
“当年我父亲在世时,皇祖父或许会纵容你。但现在我不在了,情况完全不同了。”
“皇祖父今日未派人阻止我,足以说明他对你的感情深厚,不愿见你身首异处,你应该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蓝玉淡然一笑,说道:“陛下的心意,我心里有数。”
“自从那天被殿下训斥后,这几日在家反省,我也已明白了陛下面临的困境。”
“江山社稷,责任重大,陛下也有他的难处啊!”
朱允熥凝视着他,郑重嘱咐道:“有一件事,你要铭记于心。”
“明天上朝时,不论皇祖父还是其他官员质问你,你可以选择认罪或不认罪。”
“唯一重要的是,你的根本在于对我父亲的忠诚。”
“虽然我父亲已逝,但只要记住这一点,你就能安然渡过此劫。”
蓝玉心中一震,急忙说道:“我记住了。”
就在两人谈话之际,外面传来通报。
“都察院左都御史袁泰,求见吴王殿下!”
朱允熥略感意外。
他还年轻,过去一直住在宫里,直到最近才受封为吴王,**居住于此。
与朝廷官员并无交集。
左都御史亲自来访,必然是为了蓝玉的事而来。
“不见!”
朱允熥果断拒绝道:“就说本王今晚已经休息,有什么事,让左都御史明日再说。”
“袁大人称此事紧急,非见殿下不可,否则他今晚不会离开。”下人禀报道。
“不见就是不见!”朱允熥冷哼一声。
这种无赖行径,他是不会妥协的。
这时,又有消息传来。
“刑部尚书杨靖,大理寺卿周志清,前来求见!”
三位司法部门的官员同时造访?
场面甚是浩大!
朱允熥刚要婉言拒绝,忽然又有人通报:“禀报殿下,刑部已派遣大批人马前来,声称殿下若再不出来,他们将强行进入王府拘押犯人。”
朱允熥猛然站起,转身朝外走去。
只见吴王府前,一队队士兵列阵整齐,火把将四周照得明亮无比。
见到朱允熥出现,领头的刑部尚书杨靖率先施礼:“属下杨靖,参见王爷。”
“属下袁泰、属下周志清,拜见王爷。”左都御史袁泰与大理寺卿周志清也一同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