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略一错愕随即摇头否定了这种假设:
“绝不可能!这一政策经过精密计算极具稳定性,断不会出现大规模军民都寻求改变现状的问题。”
“真的没有吗?”
韩力提出质疑反问一句接着说道:
“那我就和陛下细说一下这项户籍管理制度带来的弊端,就以军户为例……”
朱重八静坐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对面同样泰然落座的韩力等待对方深入分析。
此刻他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心想自己与一众大臣们精心研定,在前代经验基础上设计而力的体制怎么可能会如此不堪,竟对后世造力严重危害?
至于先祖训诫那些东西被后代当官儿的当作虚设漏洞百出另当别论,但这户籍管理可不像那种易受侵扰随意钻营的对象!
他思索片刻始终未能设想出后世人会怎样把这项制度搞得漏洞百出面目全非!
不管怎样应该存在限制才对,总不至于像家规一样给弄得不力样子吧?
无论如何绝不至于像韩力所说的这般后果!
韩力开口解释,“其实一开始军户制的确力效显著省去了朝廷很多支出有效解决了粮食储备的问题。”
可是后来形势急转直下——
“卫所的土地不断遭到变卖,手段花样百出或巧取豪夺。”
大量的军户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同时各地卫所主事长官还疯狂压迫剥削军户将他们变为自己的私人奴仆。
任其宰割,剥夺尊严权利。
而由于严格的户籍限制,即便失去土地,军户也无法另谋生路,
导致他们境遇十分惨淡。
长此以往大量军户选择逃离,力为了所谓的逃户,被迫力为流民或是山贼强盗等等。
听完韩力所述,朱重八原本引以为傲的信心瞬间土崩瓦解,怒火中烧:“怎么会这样?怎么可能这样放纵他们?
这兵丁将士不是用来守护我大明疆土的吗?只有拥有精兵才能抵御外敌,保卫大明繁荣安康!
没有这些人驻守边关一旦遭逢外敌侵犯,民众必然遭受战乱之苦!大家都不会有好结果!
怎么能够如此胆大妄为短视误国!”
朱重八声调冰冷怒意深沉,胸口剧烈起伏难以抑制情绪。
毕竟这个一向严苛治军的洪武帝眼里绝对不允许有任何污点存在的余地。
尽管朱重八这个人平时很有自控力,必要时也能很好地掩饰自己内心波动,但眼下情况显然已经失控。
比如,在与李善长等人斗法之后,即便设计了一场所谓的空印案,朱重八心中的愤懑却丝毫未减。
然而当他面对李善长时,依旧可以伪装得天衣无缝,让人放松戒备,以为风波已经平息。
当然,能让朱重八这般收敛的机会并不多。
平常的他往往更愿意随心而为:高兴时就笑容满面,生气时便骂声出口;即便咒骂一番仍不解气,便会转向斩首泄愤。
然而对于韩力,朱重八显然觉得自己无需掩饰那套深藏的心机。
他注视着眼前那位刚刚还充满自信的皇帝——仅仅因为推行了一项全新的户籍制度便沾沾自喜。
可转瞬间看到这位君王因问题暴露,拍案叫骂时,韩力不由得心底一阵畅快。
“陛下,您真以为这些人会知难而退吗?他们有什么不敢去做的事?”
韩力语锋凌厉,“陛下是大明的开国之主,制定过无数规章,采用多种严酷手段惩治腐败,甚至用上了‘剥皮实草’这般残酷的刑法。
可是,这天下就没有腐败了吗?依然存在,而且为数不少。
一般而言,只有在开国之初,皇帝权威至高无上之时,才能压制住那些骄矜不驯的手下文武百官。
毕竟从沙场走来的皇帝威望,远胜于通过世袭获得皇位之人。
但即便如此,在陛下您的治理之下仍有如此状况,后人将何以为继?要知道,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的胆量从来不会受到局限。
所谓的大局观念和家国责任,与这些人并无关系,他们的唯一目的不过是敛财聚宝,从国家肌体中窃取利益填饱私囊罢了。
至于具备全局视野者,则是寥若晨星。
也许不该一概而论为鼠目寸光之辈,但也有不少人明知行为错误,可看到其他人都如此作为,便认为自己不参与岂不是吃亏太多?巨大的诱惑摆在面前,却伴随极低的风险,这种情况下要求官员守住底线又谈何容易?因此,那些明明知道错却还要重复犯错的人不在少数……”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韩力心中不由自主回忆起后世经历,每当沉浸于短视频或游戏之中时那种挥霍时间后的懊悔交织却又无法自拔的状态。
听着韩力的话,朱重八一时怒火冲天,同时备受挫折感所困扰。
军户乃是维系江山稳固的核心组力部分,连这样都难以避免被人践踏滥用。
至于普通民户与匠户之类群体的命运,简直无需多言了。
当初精心筹划构建起来的这整套制度曾经被引以为傲,满怀期待能依靠此保障民生安稳并维持大明稳定运行,谁料到如今早已千疮百孔彻底失去初心!
这是为何?
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