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少交点税,谁不愿意?
杨文柳和几个族老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行吧,既然你这丫头铁了心,地契就给你画一张。”杨文柳收了银子,拿出账本开始登记。
三两银子买一亩没人要的烂泥滩。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全村。
“听说了吗?黄家那丫头,真把湖边那块破地给买下来了!”
“花了三两银子呢!啧啧,这钱扔水里还能听个响呢!”
“我看她就是魔怔了!被那啥四季稻冲昏了头!”
风老太更是叉着腰,在自家门口骂骂咧咧,唾沫星子横飞。
“败家玩意儿!三两银子啊!够买多少粮食了?就这么打了水漂!我看她那稻子种出来,也是喂鱼的料!”
各种风言风语,嘲讽嗤笑,一点没少。
黄曼曼对此充耳不闻。
她反而觉得这样挺好。
先搞个试点,风险可控,成了,就是最好的样板!
不成,损失的也只是她自己。
而且,这三两银子买的地,虽然是烂泥滩,但却是离湖水源最近,地势最低,最方便引水改造的地方!
是真正的黄金宝地!
别人笑她傻,她心里偷着乐呢!
拿到地契的当天下午,黄曼曼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杨富贵下了地。
站在那片杂草丛生、坑坑洼洼的淤泥滩上,黄曼曼撸起袖子,雄心勃勃。
“富贵叔,咱们先干这个!”
她比划着,“沿着湖边,用泥巴和石头,垒起一道矮矮的堤坝,把湖水挡在外面!”
杨富贵虽然对种地是把好手,但对这水利工程,也是两眼一抹黑,只能听黄曼曼指挥。
两人一个挖泥,一个搬石头,吭哧吭哧干了起来。
春日的太阳晒在身上,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裳。
“然后,”黄曼曼抹了把汗,指着围起来的区域,“在里面挖几条沟,要一头高一头低,这样水就能流进来,也能排出去!”
这叫排灌结合!
理论她懂,但真上手干,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这淤泥又湿又粘,挖起来费劲得很!
石头也不好找,搬起来沉甸甸的。
两人从中午一直干到半下午,那道规划中的矮堤坝才勉强垒起个雏形,沟渠更是只挖了个开头。
“呼……呼……”黄曼曼累得直喘气,看着这龟速的进展,有点发愁。
光靠她和富贵叔两个人,猴年马月才能弄好啊!
实践,果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问题暴露出来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