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杨富贵挥舞着木槌,一下下地砸着。
黄曼曼则在一旁,根据米团的干湿程度,精准地控制着加水量,并且不断翻动着石臼里的米团,确保捶打均匀。
黄小石和黄小丫看得目不转睛,小脸上满是新奇。
杨富贵一边捶打,一边惊奇地发现,石臼里的米,似乎比他想象中变得更多、更粘稠了!
明明只加了那么点水,怎么感觉这米团越来越大,雪白雪白的,散发着一股特别诱人的清甜米香?
他心里开始犯嘀咕。
“曼曼……”他停下手,喘了口气,有些疑惑地问:“你这法子……就是这么一直加水捶打?”
“是啊。”黄曼曼应得坦然,手上的动作却没停。
杨富贵眉头微皱:“这就行了?会不会太简单了点?”
他不是怀疑黄曼曼,是作为庄稼人,对粮食有种本能的认知。
“这要是被村里人看着学了去,岂不是谁都能做了?”
这可是关系到黄家娘几个以后生计的大事,由不得他不操心。
黄曼曼停下手,看着杨富贵担忧的样子,笑了笑,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
“杨叔,您放心吧。”
“看着简单,其实门道多着呢。”
“我这米里头啊,加了点儿咱们的独门佐料。”
“佐料?”杨富贵一愣。
“嗯!”黄曼曼煞有其事地点点头,半真半假地编排起来,“是我在上回在山上啊,偶然发现一种植物,我就觉着可能能吃呀,就给摸在这石墩子上了。”
“没想到呀!”
“这佐料加进去,不仅能让年糕口感更软糯,更香甜,最关键的是……”
她故意顿了顿,神秘兮兮地说:“能让一斤米,打出将近两斤的年糕来!”
“什么?!”杨富贵眼睛猛地瞪大,一脸难以置信。
一斤米出两斤年糕?这怎么可能?!
那多出来的分量,难道是凭空变出来的?!
黄曼曼看着他震惊的表情,心里暗笑,面上却一本正经:
“就是这样。所以啊,别人就算看着咱们怎么做,他没有这个佐料,味道不对,更打不出这么多分量!”
“这可是咱们家的不传之秘!”
杨富贵看着黄曼曼那双黑白分明、异常笃定的眼睛,又低头看了看石臼里那明显分量“超标”的、雪白软糯的米糕团……
他想起了昨晚,这丫头也是这样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然后就拿出那神不知鬼不觉的药丸,解了他的困境。
这丫头……怕是真的有点不为人知的门道!
他心里那点疑虑,瞬间被一种“原来如此”的了然和一点点敬畏取代了。
“原来是这样……”他喃喃道,随即重重点头,“那就好!那就好!有这秘方在,咱就不怕!”
他不再多问,抡起木槌,干劲更足了!
心里头,那份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感和保护欲,也愈发强烈。
这黄家娘几个,以前过得太苦了。
翠莲嫁给了他,曼曼又这么能干,还有两个小的……他杨富贵,往后定要护得他们周全!
就算……就算这年糕生意最后没做成,赔了这点米钱,又算得了什么?
本来曼曼手上的那些钱也是她自己凭本事得来的。
他杨富贵如今是她们的男人,是她们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