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三天!
整个杨家村都沉浸在这种疯狂的劳作中。
每个人都在跟时间赛跑,跟饥饿赛跑!
第三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口的打谷场上。
所有人都聚集在这里,脸上带着疲惫,眼中却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
打谷场中央,堆起了一座座小山似的稻谷垛。
虽然带着壳,看起来灰扑扑的,但这,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杨文柳站在一张临时搬来的破桌子后面,拿着毛笔和账簿,旁边放着一杆大秤。
他神色严肃,一丝不苟地指挥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开始称重、记录、分配。
“张二牛家,按人头,基础二十斤,额外发现一小片,奖励十斤,共计三十斤!”
“李老四家,基础十五斤!”
“……”
杨文柳的声音清晰地报出每一家的份额。
领到稻谷的人家,个个喜笑颜开,小心翼翼地把那救命粮装进自家的袋子,仿佛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黄曼曼!”终于,杨文柳念到了她的名字。
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瞟了过来。
几个帮忙称重的小伙子,将黄曼曼和黄小石这三天找到的稻谷合在一起放上秤。
杨文柳看着秤杆,又翻了翻记录,清了清嗓子。
“黄曼曼家,基础按两人算,计十斤。额外发现稻谷最多,按照村长临走前的吩咐,功劳最大,特奖励五十斤!”
“共计,六十斤!”
六十斤?!
人群中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声!
这份额,比绝大多数人家都多出了一大截!
黄曼曼自己也愣住了,她知道自己和弟弟很拼命,找到的那片藏在山坳里的稻谷确实不少,但没想到能分到这么多!
“凭啥啊?!”一个尖利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是赵婆子!
她三角眼一瞪,双手叉腰,唾沫星子横飞:“杨秀才!你这账算错了吧?!”
“她家就一个丫头片子带个半大小子,还有一个傻婆娘躺在家里,凭啥分那么多?!”
“咱们辛辛苦苦三天,才分个二三十斤!她家倒好,六十斤!这里面没啥猫腻吧?!”
赵婆子的话,刻薄又恶毒,瞬间将黄曼曼推到了风口浪尖。
不少人看向黄曼曼的眼神,也带上了一丝怀疑和嫉妒。
杨文柳皱了皱眉,放下笔,看着赵婆子,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赵家婶子,分配的规矩,是村长定下的。”
“谁找到的稻谷多,谁的功劳大,谁就多分。”
“村长临去县城前,特意交代过,黄曼曼这次出力最多,找到的稻谷也是最多的,理应多得。”
“村长的话,难道你想质疑吗?”
杨文柳直接把杨村长搬了出来。
赵婆子被噎了一下,张了张嘴,却不敢真的反驳村长的决定。
村长在村里的威望极高,尤其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
其他村民虽然也眼红那六十斤稻谷,但听杨文柳这么一说,再加上村长的威严,大多数人便不再作声。
规矩就是规矩,谁让自己没人家那本事,没找到那么多呢?
赵婆子悻悻地哼了一声,扭过头去,嘴里还在不干不净地嘟囔着什么。
黄曼曼顶着各种各样的目光,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在杨文柳的示意下,开始将属于自家的六十斤稻谷装进带来的两个大布袋里。
这稻谷,沉甸甸的,是她和弟弟用血汗换来的,也是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就在这时——
一阵清晰的,由远及近的蹄子踏地声,传到了打谷场。
嗒、嗒、嗒……
沉稳而有力,不像是村里那几头瘦骨嶙峋的老牛能发出的声音。
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不约而同地朝着村口的方向望去。
是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