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谬赞,草民……草民不敢当。”
县令又转向那姓孙的包工头,语气带着警告。
“孙老板,用工当以诚信为本。”
“莫要再做这等欺压之事,否则,本官定不轻饶!”
“是是是!小的一定谨记大人教诲!”包工头点头哈腰,冷汗湿透了后背。
但他低垂的眼底,却飞快地闪过一丝怨毒,尤其是在瞟过杨富贵的时候。
在他看来,若不是这个杨富贵走了狗屎运被县令认识,今天这事未必会闹到这个地步。
县令摆了摆手,示意事情已了,转身便上了轿。
仪仗队来得快,去得也快,码头上很快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拿到工钱后三三两两散去的工人。
黄曼曼和黄翠莲赶紧迎了上去。
“富贵哥!你没事吧!”黄翠莲眼里还带着泪花。
杨富贵咧嘴一笑,露出憨厚的表情。
“没事,多亏了曼曼!”
他看向黄曼曼,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赞许,“要不是你机灵,去请了县太爷,今天这钱,怕是真要不回来了!”
杨二牛也在旁边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曼曼侄女,你可真是咱家的福星!”
黄曼曼微微一笑:“爹,二牛叔,咱们是一家人,应该的。”
“走,回家!”
四人收拾好心情,准备离开镇子。
走到街口,看到一个卖蜜饯的小摊,五颜六色的糖块在夕阳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杨富贵脚步一顿。
“曼曼,翠莲,二牛,咱们给家里娃儿们带点蜜饯回去吧?”
他从刚拿到手的工钱里,小心地摸出几文钱。
“今天这事,也算有惊无险,让孩子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黄翠莲看着丈夫,眼里满是温柔。
杨二牛也笑着附和:“好啊!俺家媳妇肯定也想尝尝看!”
于是,他们买了两小包蜜饯,虽然不多,但对于此刻的他们来说,却是一份难得的甜蜜。
第二天一早,黄曼曼家的牛棚前,再次飘出了诱人的年糕香气。
经过昨天码头的事,黄曼曼觉得,这年糕生意,得加快步伐了。
她今天直接将份量加到了六十份。
依旧是用她那独特的“秘法”,一斤米硬是做出了近两斤的年糕,雪白软糯,看着就喜人。
她和黄翠莲再次来到镇上学堂附近的老地方。
“婶子,今天的年糕还有吗?”
“给我来两份!”
“这年糕真好吃,又香又糯,我家娃儿抢着吃!”
有了昨天的口碑,今天的生意更加火爆。
才一个多时辰,六十份年糕就被一抢而空。
数着钱袋里沉甸甸的铜板,黄翠莲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曼曼,这……这也太快了!”
黄曼曼点点头:“好吃的东西,自然不愁卖。”
接下来的几天,杨二牛的牛车成了杨家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每天清晨,载着黄曼曼母女和满满的年糕去镇上。
傍晚,又载着空桶和一脸喜气的她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