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那些糟心事,在她那简单的脑子里,根本留不下痕迹。
“快进来!进来喝口水!”
她热情地招呼着,就像招呼自家亲戚一样。
杨来财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
他有点不好意思,脚下像生了根,不知道是进是退。
黄翠莲却已经走了过来,拉着他的胳膊就往院里带。
“看你,病才刚好,快喝点水。”
她把手里的水瓢递给杨来财。
瓢里的水清澈见底,还带着井水的凉意。
杨来财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来,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
水很甜。
他心里那点别扭和抗拒,好像也被这清甜的井水冲淡了不少。
“婶…婶子。”他小声地喊了一句。
“诶!”黄翠莲高兴地应着,眼睛弯成了月牙。
黄曼曼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用袖子擦了把汗,冲杨来财笑了笑。
“来财,病好了?”
“嗯,好了。”杨来财点点头,看着那巨大的石锤,忍不住问:“曼曼姐姐,这个……就是打年糕吗?我……我能帮你吗?”
黄曼曼摇摇头,笑道:“不用啦,你病刚好,可不能累着。这活儿看着简单,其实费力气得很,你还小呢。”
她拒绝得很干脆,却带着关切。
杨来财有点失望,但也没再坚持。
黄翠莲拉着他在旁边的小凳子上坐下。
“来财坐,看姐姐打。”
她就那么陪着杨来财,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些话,比如“今天你吃了啥呀,早上起来感觉怎么样”之类的。
虽然都是些简单的家常,但那份纯粹的善意和关怀,杨来财感受得到。
黄曼曼则继续挥舞着石锤,将石臼里的混着糯米的大米一点点捶打成细腻黏稠的糕团。
又过了一会儿。
黄曼曼终于将捶打好的米团取了出来,雪白细腻,散发着大米的清香。
她手脚麻利地揪下一小块,放在灶上临时搭的小锅里,隔水快速蒸熟。
很快,一股更浓郁的米香和微微的甜气就飘了出来。
她用干净的筷子夹起那块热气腾腾、白白糯糯的年糕,走到杨来财面前。
“小石,小丫,来财,都尝尝,姐姐刚做好的。”
热气氤氲,年糕看起来诱人极了。
杨来财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但他伸出手,又缩了回去。
“这……这可是稻米做的……”他小声嘟囔着。
白花花的稻米啊!
这得多金贵!
平时家里都舍不得这么吃,都是煮成稀饭或者混着粗粮吃的。
现在,竟然做成了这么一小块点心……
他有点不敢吃。
觉得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