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江山射姬第一章历史中的历史学家 > 第14章(第2页)

第14章(第2页)

旺盛的求知欲时刻困扰着钱幼汐的小脑袋瓜儿。

钱幼汐实在想不通,只能拿来迷信中的那一套来解释……经过焚烧,这些东西应该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

这本书比起上一篇小文章来说长了不少,钱幼汐花了小半个月,天天在小医馆里面埋头苦读,时不时还要闭目静思,很多冲击力太过于强大的地方,要阅读好几遍,终于算是啃完了第一遍,陈肇掐着日子就来了。

“陈公子,你来了!正好我有好多问题想要问陈公子……”钱幼汐话还没说完,现陈肇不是一个人来的,两个下人跟着他,架着一辆盖着篷布的马车来到了医馆面前。

陈肇笑眯眯的问道:“钱姑娘,先不忙问问题,我给钱姑娘的那本书可读完了?”

钱幼汐点了点头,道:“读完是读完了,里面太多的东西还不能理解。”

陈肇点头:“布置的作业也做过了?”

钱幼汐便详细跟陈肇说了自己执行实验的整个过程。

陈肇竖了竖大拇指,道:“很好,接下来,我将跟钱姑娘一起,共同做一个实验,我们先一起来解决关于‘燃烧之后的那些东西去了哪里’的问题。”

陈肇吩咐两个下人把马车弄到小医馆的后院,一打开篷布,里面的东西吓了钱幼汐一跳,里面全是透明规则的琉璃器,瓶瓶罐罐的形态各异,却质地相当纯洁,钱幼汐很清楚这一套东西的价格,肯定贵到难以想象。

陈肇解释说,这些珍贵的琉璃器是从西方买来的,花了大价钱,然后他自己动手将这一套仪器组装了起来,组成了一套现代化学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组成也很简单,一个大烧瓶,牛皮管链接一个又一个烧瓶,最后尾部链接着一个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集气瓶最后又连回第一个大烧瓶的进气口。

陈肇开始这样进行实验,后面的烧瓶里面装上足够的二氧化碳吸收剂,保证能够充分的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陈肇将整个装置称重,记录下来重量,再将一块木头称重,点燃后放入第一个大烧瓶里面,然后关闭集气瓶的出气阀门,向大烧瓶内鼓风,木头快燃烧,气流通过一个个烧瓶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剂,最后回到集气瓶,集气瓶中压力升高之后,打开出口阀门,将气体再次鼓入第一个大烧瓶。

钱幼汐没看懂陈肇在干什么,但是陈肇接下来的解释让她很快明白了。

“钱姑娘,按照你所说,木头燃烧之后,重量减轻了,我们刚刚称重了整个装置以及这块木头,木头在这个杯子里面燃烧之后,变成了木炭灰,根据我们的经验,它的重量必然减轻了,对不对?”

钱幼汐点了点头。

陈肇又道:“既然如此,现在燃烧已经结束,我们如果再次对整个装置进行称重,得出的总重量应该小于一开始木头的重量加原装置的重量,对不对?”

钱幼汐想了想,再次点头。

陈肇马上开始称重,让钱幼汐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燃烧之后的装置总重量,居然大于前两个重量之和!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钱幼汐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要崩塌了,她不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应当减少的重量没有减少,反而总重增加了?

陈肇笑呵呵的说道:“钱姑娘,想要理解这个问题,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问题我称之为‘物质不灭论’,天下的物质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有的地方变冷了,有的地方就会变热,木头燃烧之后,实际上那部分消失的重量,也不会消失,而是飘荡在了空气之中,你听过火毒吗?”

钱幼汐点了点头,道:“《洗冤集录》当中有过火毒的记载,中煤炭毒,土坑漏火气而臭秽者,人受熏蒸、不觉自毙、其尸极软,与夜卧梦魔不能复觉者相似。房中置水一盆,并使窗户有透气处,则煤炭虽臭,不能为害,饮冷水可解。或萝卜捣汁灌之,鼻移向风吹便醒。”

“没错,这就是木头燃烧之后,有东西进入了空气中的实际证据!”

钱幼汐顺着陈肇的思路想了想,茅塞顿开。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会有火毒,自然是因为燃烧,有东西因此变成了气体,这些气体有毒性,因此人才会中火毒,结合上一个实验,钱幼汐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完全错了,木头燃烧之后之所以重量变轻,是因为那一部分东西飞到了空气中,只不过人看不到罢了。

结合这个实验,钱幼汐有点明白陈肇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了……

如果想理解这个世界上的道理,仅仅靠感性的感官是不完善的,只有通过实验的论证和证明,才能探明其中的道理,钱幼汐感觉这其中颇有一些“格物致知”的味道。

陈肇收拾好了实验装置,然后将第三本书交给了钱幼汐,书名为《何为生物学》。

有了一些基本的观念基础之后,陈肇开始向钱幼汐传授生物学基础,并且结合生物学基础解释中医医药、阴阳五行、望闻问切有效的可能性,这篇文章很长,足够钱幼汐学习一段时间,后面,陈肇还给钱幼汐准备了更加复杂难学的书,比如《人体的2o6块骨骼》,《心肝脾肺肾详解》等好几本更加深入,专业的书籍,当钱幼汐开始学习这些书的时候,就是陈肇正式给她灌输传授解剖学基础的时候,帮助她破处传统封建思想中“遗体神圣不可侵犯”的糟粕思想,带领她正式进入现代医学理论。

在此之前,如果说钱幼汐对陈肇的感情大多数是欣赏的话,今天之后,钱幼汐开始崇拜陈肇了。

进化论、瘟疫论、生物学,这些东西不是一两句话,一两个药方,一两个看病的经验,这是成体系的大学问,放眼历史,能够把医学知识在理论上大一统的人有多少?

自己的老祖先钱乙恐怕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钱幼汐慢慢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一个改变华夏今后千万代子孙的医术革命!

陈肇在解答了钱幼汐的大多数问题之后,他最终还是告别了这位细皮嫩肉的小娘子,钱幼汐常年与中药呆在一起,身上有一种少女体香和中药药香混合的独特气味,跟她坐在一起的时候,陈肇被这种淡淡的清香熏陶的有些流口水,钱幼汐白白嫩嫩的脖颈让陈肇有些冲动,但是现在还不是正式下手的时候。

钱幼汐依依不舍的站在小医馆门口挥手送别陈肇。

领着钱幼汐走上了正儿八经的医学之路后,开始进入下一步,关于白莲教控制地区的整体治理。

目前来说,白莲教控制地区的行政方面出现了一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卫生改革2、白莲第一医院3、银子问题4、公序良俗的破坏问题。

距离上次见面,时隔一个月,陈肇再次召集一堂六香七位手下齐聚陈家,跟他们分享陈家卫生改革的成果。

陈肇通过这一场卫生改革学习到的最深刻的经验,就是先要让身处卫生改革中的人们体验到改革的好处,这样改革才具备持续推进的动力,经过一个月的时间,陈家上上下下的人在卫生方面违规的现象越来越少,现在再让他们退回到原来的生活方式,估计他们也是不肯的,各个方面的利好虽然不能像真金白银一样肉眼可见,但是长久来看,推行卫生改革确实有了巨大的成效。

在以前,头疼脑热,烧生病等小病经常困扰着明朝人,陈家人自然也不免如此,买药抓药是他们少不了的生活组成部分,卫生条件一上来,病痛自然就减少了,陈家人现日常开销的一部分银钱被省了下来,省下来的部分远比推行改革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多出很多,这是一个长久的好处。

陈肇重点给七位手下展示了陈家对于区域的划分,公厕的功能性,以及日常卫生的注意事项,这三样东西可以照搬到白莲控制区域,自来水对于白莲控制区域来说还是有点前,陈肇如果想构建大型自来水供应系统,花费的点数是天文数字,目前来说还不能够推行。

展示过这些之后,陈肇下达了行政指令,要求一堂六香七位管理人员将“卫生改革”的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慢慢推行下去,按照陈家的改革思路,按部就班的在控制区施行。

陈肇的思想方略七位领导人物都有目共睹,先是构建一部分试验区,试验区推行的成果反应良好,各种问题有了处理经验之后,再扩大推广,以保证不出大纰漏。

其次就是白莲第一医院的建设问题,在一个月前,陈肇就已经叫停了道路建设,让这些已经有了不少建设经验的工人开始推进第一医院的施工,陈肇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务实,先不要建设一个完全独立的建筑,而是依靠着曾经的白莲教总部向外扩建一个简单的建筑群,利用这个建筑群部署第一医院,这样可以缩短工期,保证各种功能性建筑的集群效应,缺点也有,白莲教总部并不处于白莲教控制区域的人口稠密区,大多数白莲教信徒如果要看病需要长途跋涉才能来到第一医院。

陈肇当然不是短视的人,他早就看到了这个缺点,因此早早的就开始构建以白莲总部为核心的碎石路网络,将来这些道路上将会跑一些牛车马车之类的公共交通服务项目,让白莲信徒更加方便的能够前往白莲第一医院看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