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太清听到吴飞虎对于水的理解,顿时皱眉。
&esp;&esp;因为他对水的理解颇深,却与吴飞虎所说的毫不相干,没有一丝相同。
&esp;&esp;不过太清自然不会急于否定,而是认真思考起来。
&esp;&esp;“风,象征着流动不息,我称之时间,也叫宙,即使万事万物存在的过程,又是永恒持续的所在。”
&esp;&esp;吴飞虎一口气把一些牵强附会的东西说出,看着太清的神色,他知道这些与道门的理解完全不同。
&esp;&esp;不过这就是他的目的,毕竟与写出《道德经》的人论道,实在太傻了。
&esp;&esp;只能用这种语出惊人的方式,让对方一时之间看不透自己。
&esp;&esp;果然,太清思考片刻,点头道:“道友所言皆与玄门不同,但又并非旁门,可以说另辟蹊径,虽与我的道大相径庭,但也可互相印证一番。”
&esp;&esp;“太清前辈就当我是胡言乱语好了!”
&esp;&esp;吴飞虎的目的已经达到,太清的想法果然被他引向他处了。
&esp;&esp;“这都是我十万年之时真仙,晋升艰难,胡乱猜测的,因为修为有限,并未验证过。”
&esp;&esp;太清点点头,若是这样就说得过去了。
&esp;&esp;真仙境对于大道都是顺应其势,一知半解罢了。
&esp;&esp;难得的是这寒号真人在真相境就对于大道有了自己的理解。
&esp;&esp;“道友真是天纵之资,修为在真相之时对大道也能窥探一二,实为难得。”
&esp;&esp;这番话,太清倒是发自真心。
&esp;&esp;即使是他们三兄弟,在真仙境的时候也是按照玄门之法认知大道,自然与他有所不同。
&esp;&esp;“惭愧惭愧!”
&esp;&esp;吴飞虎摆摆手,道:“在下无缘去紫霄宫中听玄论道,只能自己胡乱摸索,说的肯定有很多偏颇之处,让您见笑了。”
&esp;&esp;太清没有说话,场面一时有些冷清。
&esp;&esp;吴飞虎不喜欢这种感觉,随口问道:“太清前辈找我来不知是何事,是为了印证大道么?”
&esp;&esp;太清闻言静思片刻,最终开口道:“玄都之事,道友想必知晓,不知道友是怎么看的?”
&esp;&esp;这话涉及人族,问的吴飞虎有些紧张。
&esp;&esp;他沉吟片刻才答道:“女娲娘娘将证道混元的功德大多分与人族,人族定然福运绵长,未来不可限量。”
&esp;&esp;顿了顿,他直起身体,挺胸抬头,直视着太清。
&esp;&esp;“所以我认为太清前辈高瞻远瞩,是在提前布局人族。”
&esp;&esp;太清闻言不置可否,忽然微微一笑,问道:“道友可愿入我门下。”
&esp;&esp;“嗯?”
&esp;&esp;这下轮到吴飞虎惊讶了。
&esp;&esp;他想过元始邀请他,也想过通天邀请他。
&esp;&esp;唯独没想过这个未来的太清圣人,会想收他。
&esp;&esp;按照他前世所知,太清只有玄都一个嫡传弟子,另有几个记名弟子,如度厄、天蓬、真武等。
&esp;&esp;太清见他愣神,微微沉吟:“可是不愿?”
&esp;&esp;“不!我愿意!师尊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esp;&esp;吴飞虎当机立断,就要伏在地上拜师。
&esp;&esp;太清一脸懵逼的伸手一指,他便如何也拜不下去了。
&esp;&esp;“道友误会了!”
&esp;&esp;太清摇头,道:“道友不是看出我要布局人族么?”
&esp;&esp;“前辈不想收我为徒?”
&esp;&esp;吴飞虎大失所望。
&esp;&esp;他最开始的想法就是抱住太清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