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跑道突然爆出团火光,一架歼-在降落时爆胎。谢一扬眯起眼,看着地勤人员冲向冒烟的起落架——那里用的正是扬帆集团上月供应的“航空级“轴承钢。
“事故报告?“
“机械故障,无伤亡。“张铁柱调出内部通报,“林部长已批示改用我司新型复合材料。“
谢一扬点点头,转身走向电梯。在轿厢镜面里,他整理着阿玛尼西装的领口,铂金袖扣映出自己冰冷的微笑。这局棋走到现在,连军委大佬都成了他掌中傀儡,那些在云端翱翔的战鹰,终将成为他商业帝国最昂贵的祭品。
一周后,北京某军事医学研究所。
年轻的研究员徐峰盯着显微镜下的金属切片,额头渗出冷汗。这是从成都事故飞机起落架上取下的样本,本该致密如绸缎的合金结构,此刻在电子显微镜下却像块霉的瑞士奶酪。
“老师,这数据不对“他刚开口就被导师捂住嘴。
老教授警惕地环顾四周,反锁了实验室门:“小徐,你看到的切片编号是多少?“
“g-o啊,怎么了?“
老教授从保险柜取出另个样本盒:“这才是真正的o。“两枚金属片在灯光下对比鲜明——官方存档的样本晶粒均匀细密,而徐峰检测的布满裂纹。
“记住,你从没见过那个坏样本。“老教授将问题切片扔进王水烧杯,刺鼻烟雾中金属迅溶解,“你女朋友刚通过扬帆集团的面试,年薪二十万。“
徐峰的手微微抖。上周女友确实收到猎头电话,但他没想到
“军工体系就像精密齿轮。“老教授擦拭着烧杯,声音轻得像叹息,“有时候明知掺了沙子,也得硬着头皮转下去。“
窗外传来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最新批次的歼-ii正在试飞。徐峰望着战鹰银灰色的机翼,突然想起那些钢材检测报告上鲜红的“合格“印章——它们此刻正在三万英尺高空,经受着马赫的度考验。
与此同时,武汉扬帆大厦。
谢一扬正在批阅文件,张铁柱突然闯入:“成都出事了!新交付的歼-ii主梁出现裂纹,总装厂要求全部返工!“
钢笔尖在纸上洇出团墨迹,谢一扬却笑出声:“告诉林部长,就说我们现了苏联标准与国标的换算误差。“他拉开抽屉,取出早已备好的技术文件,“再给成都厂送五十吨真货应急,差价从后续合同里扣。“
“但那些有问题的飞机已经“
“那是空军的事。“谢一扬按下遥控器,窗帘缓缓拉开。长江对岸的光谷工地上,数百名工人正在浇筑扬帆科技大厦的地基,那里未来将生产“国产大飞机“的专用材料。
他转身望向墙上的中国地图,几十个红色图钉标记着扬帆集团的军工合作单位。从沈飞到成飞,从哈飞到西飞,他的劣质钢材正如癌细胞般渗透进中国航空工业的血管。
电话响起,周明远的声音带着兴奋:“老谢,林部长刚推荐你进军委科技委!下个月有个新型战机材料论证会“
谢一扬挂断电话,从酒柜取出瓶拉菲。猩红液体在水晶杯里旋转,让他想起上周那架歼-起落架爆裂时的火光。在这场危险的游戏里,他越来越享受这种游走于毁灭边缘的快感——毕竟在重生的世界里,他就是能改写物理法则的造物主。
张铁柱的机械眼突然亮起警报红光:“北京方面派了真正的材料专家去成都,是参与过运十项目的陈老!“
谢一扬的酒杯停在半空。这位八十岁的材料学界泰斗,正是二十年前他父亲在武钢的师傅。
“准备飞机。“他猛地扯下领带,“我要亲自会会这位师公。“
窗外电闪雷鸣,暴雨中的长江翻涌着浑浊的浪涛。谢一扬不知道,此刻成都机场的跑道上,一架满载扬帆钢材的歼-ii正在加滑跑,而裂纹已经蔓延至主翼梁的第三颗铆钉
喜欢重生o:江城造物主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o:江城造物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