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明 系统 > 第25章 书(第1页)

第25章 书(第1页)

N他将书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挑眉疑惑,不明白夏白此举何意?天下间的书,还有他未曾见过的?

他低下头看了一眼。

《水浒传》!

朱元璋眉头微皱,满脸疑惑,他从未听说过这本书。

夏日清扬说道:“如今天下纷扰之时,有位名为施耐庵的先生写下了一部书。”

“陛下若有闲暇,不妨一读,或许能有所启发。在我看来,此书最精妙之处在于合乎情理,然而其最大亮点却是招安投降的情节。”

“而这位施耐庵先生的经历与陛下的诸多时光有着相似之处。”

“他逝于洪武三年。”

朱元璋听罢,面色稍显异样,神情中透着几分戒备与忐忑。

身为一名政治人物,仅这几句话,便觉察出其中的深意。

他出身草莽,故对*合情合理这句话从心底里认可,但身为*,却对此深恶痛绝。

还有投降二字,难道是在暗讽自己最终妥协?

朱元璋的眼神变幻莫测,盯着《水浒传》三个字,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慌乱与沉重。

更有一丝浓烈的杀机!

他感到不安。

------------

“施耐庵?”

朱标低声重复,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思索片刻后,犹疑地说:“夏白,你提到的这位施耐庵,该不会是当年张士诚手下的那位军师吧?”

夏白点头承认。

经朱标提醒,朱元璋原本凝重的面容稍稍舒缓,同时也想起了关于施耐庵的一些往事。

当年,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今苏州)称吴王,聘请施耐庵为军师,后来张士诚投降元朝,施耐庵多次劝谏未果,遂辞官离去。

自此再无音讯。

这部《水浒传》写的根本不是自己。

而是张士诚!

可即便如此,他的脸色并未完全放松,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书中的内容同样可以套用到自己身上。

朱元璋冷哼一声:“幸好此人早已去世,否则我定亲自送他归西。”

夏白皱眉沉思。

这就是朱元璋的秉性。

不容许任何人违逆,但他又怎会被吓住而不直言?

夏白冷笑一声:“若陛下连这话都无法接受,那我若提起另一人,恐怕会让陛下勃然大怒。”

朱元璋猛然注视夏白,眼神极为阴冷,说道:“那我倒要听听,你们这些文人私下到底如何议论我,又给我安了哪些恶名。”

朱元璋听罢,勃然大怒。夏白所言之事,无一不是刺痛了他的底线,即便他素来沉稳,此刻也不由得气血翻涌。夏白今日所说的话,似乎句句都意有所指,直击人心。

“朕不信世间还有如此话语能令朕震怒至此。”朱元璋咬牙切齿地说。

然而,夏白却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因朱元璋的怒火而退缩半分。他从容地站起身来,眼中透着一丝深邃与坚定。

“虚妄之词不过轻风拂面,真正的利刃在于人心。”夏白缓缓说道,“若想平静,须先静心。”

他略作停顿,然后语气愈加坚定:“即便主仆易位,旧称犹存,亦不过是一场戏谑罢了。如若再将尊卑之序视作永恒,则世间一切皆成枷锁。”

朱标闻言,大惊失色。他从未见过有人敢如此大胆直言,直呼皇室之短,简直是大逆不道。

“你竟敢……”朱标手指颤抖着指向夏白,却无法继续说出指责的话语。

朱元璋的脸色铁青,眉宇间怒火炽烈。他握紧双拳,掌心因用力过度而泛白,整个人仿佛被愤怒吞噬。

“你究竟是何人?竟敢出此狂言!”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夏白却依旧镇定自若,毫不畏惧。“陛下不必费神猜测,此人虽不在人间,却早已刻于人心。高尚之志,岂是屠戮所能抹灭?”

朱元璋冷笑一声,心中却更加愤懑。他此刻恨不得立刻除掉眼前这个嚣张跋扈之人,同时对所有与夏白有过交集者都怀有杀机。

一本《水浒传》,一个狂妄至极的叛逆者,还有一个屡次挑衅的夏白。这三人简直罪无可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