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帮得了张老三一家,却帮不了千千万万像张老三一样被“茧票”所迫害的家庭。
治标不如治本!
“茧票”一天不除,永明县一天没有安宁!
他看着张巧儿,又想起了沈瞿那看似不经意的提醒。
“万松号的茧票……水深得很呐。”
原来如此。
沈瞿并非无的放矢。
万松堂的茧票,不仅获取了巨额利息收益,更间接控制了蚕户的生产与销售。
虽然叶氏从贷了“茧票”的农户手里收来了蚕茧,依然按照市价卖给沈家,可这种做法却使得沈家丧失了对农户控制的主动权,完全变成了两大世族之间靠默契才能完成的交易,且货物都在叶家手里,自然是叶家说了算。
更别提这还会导致沈家原料收购成本攀升,以及像类似张老三家这样的蚕户流失,打破了沈家长期维持的稳定市场价格体系。
沈瞿看似是在“提点”他这个新县令,实则也是在借刀杀人,希望徐巍能出手整治叶家,从而为沈家扫清障碍,或者至少是削弱对手。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世家之间的利益倾轧,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沈瞿那老狐狸,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早已将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他利用徐巍新官上任、急于立威的心态,以及徐巍与钱家的过节作为掩护,轻轻一点,就将矛头引向了叶家。
而叶家的茧票,确实是其命门所在,也是为祸县里的毒瘤。
整治叶家,既符合徐巍打击豪强、整顿吏治的初衷,又能顺带将徐巍与沈家牢牢绑在一起。
徐巍心中冷笑,沈瞿这老狐狸,算计得精明无比。
不过,沈瞿的算计,倒也正好与他的目标不谋而合。
无论沈瞿出于何种目的,这万松堂的茧票,他徐巍是动定了!
这不仅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更是为了像张巧儿一家这样,被这吸血的茧票逼得家破人亡的百姓!
徐巍看向张巧儿,眼神变得坚定而温和:“巧儿姑娘,你放心。”
“此事,本官知道了。”
“公道,一定会有的。”
张巧儿没有说话,她仰着头,清亮的眸子一眨不眨地望着徐巍,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和感激之情。
没过几日,永明县的大街小巷,茶馆酒肆,甚至田间地头,一段童谣悄然传遍。
起初只是零星几个孩童在哼唱,渐渐地,唱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风云榜上风云荡,商户庶民皆惊惶。”
“黄册重编起祸殃,沙田丈地暗吞粮。”
“昔日清名随风去,今朝铜臭满街巷。”
“问遍小邑万千户,哪有青天在朝堂?”
这童谣编得朗朗上口,又直指县令徐巍上任后的两大政令——“永明风云榜”和“重修黄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