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曹操觉醒有用吗 > 第22章 荀彧论道(第2页)

第22章 荀彧论道(第2页)

“主公,是否有事需要商量?”荀彧跟在身侧说道。

“文若聪慧呀!”曹操一边嘴里回答着,一边琢磨,自己根据历史知识,着手规划的南下发展的战略,是不是要说出来给荀彧求证下。

虽然自己占了穿越的便宜,但自问真正的眼光和水平,绝不会超过同时期的顶尖人才。

“前来投奔的路途中,听闻主公用兵如神,以两千兵力守城,击溃了黄巾军两万余。

不知下一步如何打算?是以谯县作为根据,还是与张太守合兵于陈留呀?”不等曹操开口,荀彧主动问了起来。

“击溃黄巾,九死一生,运气好罢了,吾身边兵力虽不多,但武将不少,现在最缺的是一个好军师!”

曹操摇摇头,而后继续说道,

“吾之打算,既不在谯县盘桓,也不去陈留发展。

文若从袁本初处来,岂不闻我已求请本初上表,为我讨封九江太守一职?”

“哦?!”荀彧有些惊讶,而后开始思索起来,片刻之后,低声感叹道,“妙!实在是妙啊!

我原本以为主公看重谯县或陈留的根基,打算在这中原之地图谋发展,没想到主公这一招弃子,直接打算坐山观虎斗?”

“那董卓多行不义必自毙,我料定他必死于内部刺杀。讨董联军各路诸侯貌合神离,我观不久之后将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中原虽人口众多不假,但也必将沦为四战之地,何苦卷入其中?”曹操理了一下历史知识,开口道。

“主公之远虑,由在我之上,吾何德何能,可辅佐主公哇!”荀彧听了曹操这一番话,先是点头,而后摇头,然后喃喃道。

而后他又发问:“不过主公为何笃定,那袁本初上表讨封,就能成功为你拿下朝廷任命?要知此时的朝廷,早在反贼董卓的掌控之下!”

曹操哈哈一笑,回道:“如今朝廷公器沦为董卓私人玩物,请本初上表也只是一个由头,此番收编黄巾降卒后,凭借实力,直接入驻就是。”

“如此说来,也不无道理。大争之世,实力为尊。”荀彧听完,缓缓地点了点头。

曹操没有把话说全,在他的知识储备里,之所以把战略根据地选在九江郡,不仅仅因为那里离谯县和江东都不远,还因为一个人物,那就是汉室宗亲、琅琊孝王刘京之后——琅琊顺王刘容。

史书上记载,初平元年,也就是眼下的年份,刘容派自己的弟弟刘邈前往长安奉章入贡,汉献帝刘协一高兴,就封了刘邈为九江太守、阳都侯,但刘邈自认能力有限,实际没有赴任。

据说刘邈这次到长安时,曾经向汉献帝称赞曹操忠于汉室,曹操十分感激刘容和刘邈,于是在建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206年,封了刘容之子刘熙为琅琊王。

曹操心里盘算,除了关中敏感地区以及皇庭中枢的职位,董卓会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在其他边缘偏远的地域,一些职位的封赏,他还是会给献帝一点权力空间。

如果袁绍能抢先上表为自己讨封九江太守,然后刘邈入长安时夸赞自己,那很有可能汉献帝会顺势将九江太守的讨封准许了,而后给刘邈其他地方的封赏。

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推论上,说白了就是赌,即使赌不赢,曹操凭袁绍的上表作为借口,也已经足够了。

实际上,再过不久,各地诸侯凭借实力,自表官职的行为就会泛滥起来。

荀彧若有所思地说道:“主公若是亟需军师,我倒是有一个惊世之才可以举荐!”

曹操还在梳理思路,听荀彧这句提神醒脑的话,双眼放光,瞬间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