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宝玉的祖父名叫萧螣,乃是萧氏的上一任家主,还未隐居前在朝廷里任大御治一职,正一品出身,乃是三御之一,权势极大。
云国的朝政格局可以用三御九司来概括,所谓的三御即是大御治、大御曦、大御宗,也称三公,皆是正一品,地位显赫,每有国家大事,皇帝必会召集其等商量。
在三御之下,则是九司,从高到低分别是司徒、司空、司农、司仆、司礼、司勋、司狱、司常、司寇,也称九卿,前三位司徒、司空、司农是正二品,中三位司仆、司礼、司勋是正三品,后三位司狱、司常、司寇则是正四品。
值得注意的是,九司主官又分左右二位,以左为尊,以萧宝玉的父亲天阳侯萧誉为例,他是左司徒掌管民事,除了三位御宰,朝廷里他的权位最大。
萧宝玉祖父隐居的长青阁位于萧府的西北角,毗邻高山,乃是一等一的清静之地,从霁云阁到长青阁必定会经过萧府中庭,这里是家中长辈办事待客的地方,为了免去繁琐的打招呼礼仪,萧宝玉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然而他刚跨过中庭的石门,身后却突然传来一道威严的叫声,“宝玉,你这是要去哪儿?”这道声音萧宝玉再熟悉不过了,他只好回身过来,见面前正是父亲萧誉,和一名体躯雄阔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两人应该是从外面回来,此刻还穿着官服。
“儿子拜见父亲!”萧宝玉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哼!”萧誉没好气地应了一声,饶是他神貌俊朗,面对这个儿子也是脸色难看。
“你不好好在屋里读书,这是要跑去哪儿?”萧誉问道。
萧宝玉回道,“儿子许久没见祖父了,便想着去拜见他老人家一下。”听到萧宝玉这般回答,萧誉神情有些意外,孙子去拜见爷爷乃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去拜见才是怪事。
萧誉的怒容这才收敛起来,问到其它的事,“我听说最近皇帝生病,没有召你去陪读,因此你闲散了许多,可有此事?”
萧宝玉哪会承认,立即叫屈道,“儿子最近一直都在勤奋读书,连二姐姐都夸我懂事许多,只不过是往几位哥哥姐姐那里跑得勤了,怎么会有人说我闲散呢?许是哪个爱嚼舌头的下人故意离间我们父子!”萧誉眉头一皱,凭心而论他还是比较相信儿子的,只是其人懒散了些而已,莫非真是有人故意在自己面前说儿子的坏话?
萧誉决定此事要好好查一下,他看向儿子的神情温和许多,“你且去你祖父那里问安吧!”
“是!”萧宝玉见渡过难关,心里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转身还未走上几步,身后传来一声厉喝,“小心!”一道疾风飙射而来,直冲向他的背心。
萧宝玉一个鹞子翻身,同时伸手捉住了那道飙射向他的物事。
待站稳后,萧宝玉松开手心,只见掌心中一枚木丸正滴溜溜地转动着。
萧宝玉看向前方,那名体躯雄阔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正抚须而笑,显然是在试探他。
“身手不错!”中年男子赞了一声。
萧誉急忙介绍道,“这位是你薛晟薛叔叔,刚才见你走得急,这才没有介绍!你薛叔叔现在是征北大将军,坐镇北冥城,麾下猛将如云,手握六十万强军!”
“唔!”萧宝玉惊叹一声,他自幼便爱听打仗的故事,心心念叨着想当一名大将军,可惜萧氏族人大多从文,他身为萧氏一族未来的继承人,也只能走文臣的路子。
“你的武艺是哪里学的?”薛晟问道。
萧宝玉模仿着军中的礼节,抱拳道,“是家中的教头所教,只是学得皮毛一二。”薛晟捋须笑道,“这番身手没有数年的苦练是学不来的,可不是什么皮毛!”见薛大将军如此夸赞自己,萧宝玉一阵得意,甚至微微仰起了小脸。
萧誉见了,大手一挥,“赶紧去见你祖父吧,为父还要和薛大将军商议要事!”
“是!”萧宝玉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去。
待萧宝玉离去,萧誉微微摇头,对薛晟道,“我这个儿子聪明归聪明,就是太惫懒了,也是缺乏管教的缘故!”薛晟却不以为然,“我倒觉得这个孩子挺好,聪明机灵,没有那种死读书的古板!”说到这里,薛晟突然想起了什么事,眼睛微眯问道,“我听说当年高阳公主曾生过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带异香,室生灵芝,莫非就是这个孩子?”萧誉有些不愿提及此事,辩解道,“此事乃是外人以讹传讹,并无出奇之事!”见萧誉不愿多谈,薛晟也不再多问。
两人并身走入议事厅,分主次坐下,便有下人送上茶水。
萧誉对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仆萧忠使了一个眼色,萧忠顿时明白主人这是要和薛大将军商议机密之事,他立马屈身告退,还带上了一应下人,最后更是把房门给带上。
见下人离去,萧誉喝了一口茶水,这才淡淡道,“白鹤星崩,看来将来不会太平啊!”昨夜司天监观察到白鹤星崩后,便急忙禀告给太后,太后也拿不定主意,一大早便把三御九司叫进宫里商量此事,但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什么结果,最后是司天监建议,举行一场祭天大礼祈禳国事太平,才算把此事糊弄过去。
但所有人都明白,白鹤星崩这样的大事,绝不是一场祭天大礼就能消弭的。
薛晟点点头道,“近些时日四夷皆有异动,恐怕未来不久边疆会再起战事。”
白鹤星崩只不过是萧誉说话的由头而已,见薛晟说到边疆战事,萧誉意味深长道,“边疆战事只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足为虑,真正的大患出在朝廷里面!”
“不知司徒大人说的是谁?”薛晟不动声色道。
萧誉的眼睛直勾勾看向薛晟,“薛大将军以为定南王燕赤阳如何?”萧誉所说的定南王燕赤阳就是当下以王爵之身坐镇南汐城的征南大将军,其人依靠在六王之乱中立下的不世之功获封王爵,打破了非云族族人不可立为王的规矩,得授王爵。
薛晟沉默片刻后才道,“其志不小,一个王爵似乎还满足不了他的胃口!”萧誉慷慨道,“定南王燕赤阳有不臣之心,已是人尽皆知,将来必致云国于大祸之中!”薛晟唏嘘道,“当年六王之乱,兵锋盛大,一度有颠覆云国大统之危,幸得有燕赤阳这根擎天之柱,东征西讨,攘除奸凶,最终才能平定六王之乱,还天下安宁,想不到如今燕赤阳却成了天下安宁的最大隐患,真是时也命也!”按照云国军制,除了镇守神都的御军外,还另外设置了征东大将军、征西大将军、征北大将军、征南大将军等职,各自拥兵六十万,震慑四方之敌。
定南王燕赤阳兼任征南大将军这些年来,一直大举募兵,眼下他的征南军团已达百万之众!
话说到此处,萧誉也不再藏着掖着,“为匡扶国家,我想与薛大将军结为友盟,共同进退!”萧誉之所以拉拢薛晟,就是为了薛晟手中的兵权,一直以来,华族都是执掌朝政,很少涉及军权,军权一般都由赤族执掌,只有薛晟是个例外,他是华族大姓出身。
眼下大乱将起,萧誉必须拉拢薛晟,才能确保自己手中也有一支军队,否则将来的一切都会由别人的刀剑说了算!
薛晟也想在朝廷里增添自己的影响力,虽然他有兵有将,但钱粮还是由朝廷里供给。
“在下以为此议可行!”薛晟对萧誉的提议表示赞同。
萧誉心中的石头落下,他高兴道,“我听说薛大将军有一女,年约十四,正好是成婚的年纪,与我的侄儿萧宝器年纪合适,正好结为夫妻。”口头上的约定是没有任何效力的,只有通过儿女辈的婚姻才能确保这一关系。
萧宝器是萧氏二房嫡系出身,年纪比萧宝玉要大上一岁,在年轻一辈中排行老三,萧誉选择萧宝器除了他的年纪正好合适外,还因为他是萧氏年轻一辈中唯一一个从军之人,眼下在御军之一的麟龙军担任校尉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