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而严绮,似乎像是坏掉了一般地瘫软在董卓身上,完全没有任何回复。
***
宣室殿外,一排排的官员在御道两侧并排而立,将整个殿外广场分为了红与黑。
年轻的天子,此时正跪坐在上,俯视着下面的文武百官。
在他的身旁,站立着比他还年轻几岁的男孩,收拿着圣旨。
这名男孩虽然看起来还小,但相比有些畏缩的天子,似乎更加自信。
“弟……弟弟。”天子刘辩对那名男孩说道,“可以开始了。”
“是,陛下。”男孩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这名男孩,正是刘辩的同父弟弟,陈留王刘协(字伯和)。
刘协打开了圣旨,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黄巾贼乱之谋皆死,然余波未定,各地贼寇依旧。今日,朕愿任有志有能忠义之士为州牧,戡乱讨贼!”
随后,刘协继续读到:
“大将军袁绍,领冀州牧!讨伐黑山!”
只见袁绍走到御道上,拱手朝天子刘辩行礼后,才走上前去。
“后将军袁术,领扬州牧!征讨山越!”
袁术紧随其后,拱手之后,大步向前,给人以匆忙及跃跃欲试之感。
“北军中候刘表,领荆州牧!平定贼乱!”
一名看起来五十多岁,但依旧身材高大,五官端正,且英气逼人男子,闻名出列,恭敬地拱手后,稳健向前。此人便是刘表(字景升)。
“钱唐侯,河南尹朱俊,领交州牧!镇守南越!”
一名相貌颇为阳刚的男子,出列后郑重地拱手行礼,而后迈着威武的步伐向前。此人便是在黄巾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朱俊(字公伟)。
“虎贲中郎将孔融,领青州牧!剿灭反贼!”
一名文士模样的男子,出列后强作镇定地拱手,随后强作镇定地走向前,没人注意到他额头的汗水。此人便是孔融(字文举)。
“长沙太守孙坚,领豫州牧!严防水贼!”
孙坚出列拱手后,便自信且略带激动地走向前去,似乎是等待这一刻太久了。
“议郎曹操,领兖州牧!拱卫京门!”
曹操有些疑惑地出列,但也很快恢复状态,拱手之后,大步向前。
紧接着,刘协念了剩余那些并不在场的州牧人选的名字:
“都乡侯,左将军皇甫嵩,领凉州牧,震慑羌胡。幽州刺史刘虞,领并州牧,监管匈奴。中郎将,都亭侯公孙瓒,领幽州牧,防备乌桓。徐州刺史陶谦,领徐州牧,诛灭余孽。阳城侯刘焉,续领益州牧,安定南中。”
而很快,刘协就念出了最后两个重点任命:
“尚书卢植,任司隶校尉,守卫帝都。司空,斄乡侯董卓,加封太尉,太师,封郿侯,领前将军事,总揽戡乱事务!钦此!”
董卓与另一名气质方正的男子一同出列,郑重地拱手后,大步向前。
那名与董卓一同出列的,正是卢植(字子干)。
很快,众人便由董卓领头,一同站在了台下。
紧接着,宦官们为众人端来了御酒。
天子刘辩与陈留王刘协也一人一杯。
“诸位!”刘协举杯道,“陛下希望诸位能忠义行事!戡乱护国!保我大汉太平!”
“臣等领命!愿为朝廷讨贼除寇!尽忠行义!”
说罢,众人便一同饮下御酒。
只有几个人注意到,董卓对刘协所露出的赞许之情。
刘辩看着刘协默默喝闷酒的表情。
孔融强撑着喝下酒的慌乱之情。
袁绍与袁术对视一笑的得逞之情。
孙坚与曹操的自信之情。
以及,卢植,朱俊,刘表三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而大汉之后,将何去何从?
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