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封手写信之外,是一个包装很严密的文件袋,文件袋的分量不轻,都是整理好的文档。
方杰一页一页的看过去,随即,按下座机上的快捷键,召唤小秘书进来,这还是他被林宁赋予这项权力之后第一次使用它。
小秘书很快便敲门进来,脸上笑吟吟的,表情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她大概还以为,方杰会趁着上午高管例会开始前的这段空闲,把她叫到办公室来,和她一起“摸个鱼(鱼水之欢的于)”吧?
但见到一脸严肃的方杰后,她意识到事情恐怕并不简单,于是收起了轻浮的表情,切换到干练的职场模式。
当她看见方杰手里正拿着那封外文信件时,心里不由得纳闷——方总以前不是看不懂英文的吗?
他怎么自己看起这封信来了?
方杰阴沉着一张脸,吩咐道:
“你立刻通知一下各位高管,待会儿的高管例会推迟半个小时开始。”
“好的。”
方杰说话时甚至都没有抬起头来看她一眼,他下达完指令后,又说:“好了,你可以出去了,出去的时候帮我关上门,谢谢。”
“哦,好……”
小秘书出去了,不折不扣的执行着老板给她传达的任务,一些高管本来已经提前到达会议室了,秘书正在忙着分待会儿开会要用到的书面材料,突然收到会议推迟的通知,大家都很纳闷,林宁也觉得奇怪,她偷偷问小秘书:
“于秘书,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小秘书说:“方总早上收到一个从国外寄来的包裹,之后没过多久就让我通知大家推迟会议了,我刚才听见他正在办公室里打电话,但具体打给谁我就不清楚了……”林宁皱起眉头,喃喃自语:
“包裹?电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半个小时不算很长,大家索性就在会议室里等,中途谁也没有离开。
半小时过后,方杰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里,腋下还夹着那个文件袋,表情严肃。
他坐定后,头也不抬的说:“开始吧……”
各部门负责人便开始例行汇报各项业务的进展。方杰静静的听着,始终眉头紧锁,不时在面前的白纸上记录着什么。
方氏集团的业务范围很广,高管例会每个月开一次,每次都要开上大半天。
在创新事业部的负责人汇报完有关智能汽车的项目时,方杰忍不住偏过头来问林宁:
“我们当初到底是为什么要搞电动汽车的?”
这个问题把在场的人问得一愣,林宁私底下悄悄对他说:“这个业务是你最看重的,之前一直都是你亲自主抓的,事故生后才交给其他负责人继续执行……”
方杰问:
“什么时候的事?”
他这么问不是没有理由的,他一直跟着他的博士生导师吴建树做方氏集团的课题,方氏集团所有已经开展的战略部署他都一清二楚,唯独这个智能汽车业务他毫不知情,不出所料的话应该就是最近一年才刚刚开展的。
听到方杰这么问,一旁公司的法务负责人方国兴说:“我这里可以查到当时的决议和会议纪要,稍等我一分钟……”尽管和大哥私底下不太对付,但方国兴的执行效率还是很出色的,专业能力也没得说,很快便调出了当天的会议纪要,以及管理层签署的决议文件。
他将笔记本电脑递给方杰,屏幕上正是这两份文件的电子扫描版,上面详细记录了当天决策会的情形,以及由“他”本人签署的相关决议文件,包括拟收购海外某电动汽车公司的投决会文件,日期是去年的2月5号。
“2月5号?”
方杰对这个日期很敏感,因为那一天刚好是车祸生的当天。
也就是说,就在车祸生不久前,方国华刚在集团内部通过了一项重要的决议,决定大力展智能汽车及相关产业,为此不惜斥巨资收购一家海外电动汽车制造公司,同时在美国招兵买马,自研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相关技术,连用于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的计算中心都建了几个。
方杰揉着太阳穴,问道:
“我没记错的话,一年前,集团才开辟了新能源和储能业务,再加上房地产板块的持续投入,咱们账上有那么多现金流吗?”这回轮到了公司财务负责人方国振的专业,他回复道:
“的确对集团的现金流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公司资产负债率涨了不少,我们还做了一些融资租赁和抵押借款的安排,已经尽量收窄现金流的缺口了,但还是不太够……”
“然后呢?”
“然后……”
方国振看了方杰一眼,又看了林宁和其他高管一眼,接着说:“最后还是您带头质押了上市公司的股权,借了一大笔资金,才填上现金流的窟窿……我们几个高管都参与了……”
“嘿嘿嘿……”
方杰突然笑了,笑得很诡异,看得人心里毛。
他一边笑,一边鼓掌,自言自语似的说:“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股权质押……真厉害啊!能踩的坑都踩了!”他越笑表情越阴郁,最后已经接近歇斯底里,说:“想必各位对我失忆的事都有所耳闻,所以我其实不太清楚,诸位以前究竟和『我』有怎样的深!仇!大!恨!现在看来,『我』大概是想拉着诸位陪着我一起去死啊!”
“!?”
会议室里的众人脸上的表情精彩极了,尤其是方国振和方国兴兄弟俩,方杰津津有味的看着大家,没有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