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吾剑之所指吾心之所向意思 > 第62章 我是李凌霄(第1页)

第62章 我是李凌霄(第1页)

突然李凌霄感到本寂静的元神微微颤动了一下,好似极其渴望那养魂草之力。是了,那可是一个落水的人眼前唯一的救命稻草。

如果换作平时,他元神旺盛之刻。哪怕几百株养魂草放到眼前他都不为所动,但今天不同。他元神正处于崩溃边缘,对生机的渴望那是极其致命的。

李凌霄明知那是假的,但元神却是趋于本能,似乎开始不稳定起来。

决不能继续下去了,否则危矣

李凌霄猛然睁开双眼,此刻未觉他已然满头大汗。

“奔雷手!”李凌霄一跃而起,立刻开始施展奔雷拳法。他差点忘了,修炼不只要练静功,更需要动静结合,不可一味求静。

常坐打禅,必会心生魔念,不根植于虚静。

凡打坐者,须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

道家曾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但是静需在动之后,否则这个静就不是真静,而是枯,滞,死。

极容易陷入迷定。迷定久坐,容易走火入魔,或坐化。

李凌霄刚才就差点陷入迷障,陷入枯禅。

动者,静之基也。真静是要心清净,灵台清明,方寸安定。因此不可只打坐而不运动。

玄功记载筑基需要动静双修。动以强体,静以安禅。动者生阳,静者生阴。阴阳结合,达到滋阴补阳。白日修动,动以强体,夜晚修静,静以安神。

昼动机也,万物皆动,而我亦动之,夜静机也,万物皆静,而我亦静之。一动一静,与物消长,此天地自然之气机,生生不息之道也。

若只一味打坐,不知习武强身,体羸病生。体弱常遭魔侵。病体何意载道。因此道家言:“静坐孤修气转枯”。

随着李凌霄一拳一掌,一腿,一跃,不断击打,挥体内多余的精气,他耳边的呢喃软语渐渐消去,眼前的幻影在每一拳下逐步消散

终于在一个时辰后李凌霄重新坐下,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刚才很是凶险,要不是他及时醒悟过来,想起玄功的动静相修之法,恐怕今日难过

万念俱泯,一灵独觉,谓之见性。遣欲澄心,真常应物,谓之保任。静之又静,定之又定,恍恍惚惚,开关展窍。

李凌霄终于渡过了色欲之关。他的筑基已然过去了大半。你以为要结束了,后面还有最后一关。

静之关!

所谓静,最难的不是静心,而是忍受安静。道家有言:人,群居也。每三三两两,或狩猎或生活,独者难活!

就是说人都害怕孤独,一个人如果长期封闭,就会自我怀疑,浑浑噩噩。如果是按普通筑基者修炼,五个月就完成了,这种孤独感还是可以忍受的。

但李凌霄按照了最残酷的方法修炼,因此孤独感,以及自我否定感,都会越强烈。他甚至都有了还身处天剑宗的感觉。他如今这段时间的修炼都是因为闭关太久,而出现的幻觉与心魔。

他根本就不在什么江州,也不在什么贾家,更没有救过什么贾宝钗他也不是什么筑基修士,他是一个至高存在,化神修士。

就在李凌霄有些神志恍惚之际,元神中的凌霄花骤然一动,丝丝光华散而出。直接笼罩住了李凌霄的识海。

下一刻李凌霄清明之意犹上心头,头脑仿佛被一壶凉水浇醒。

明心见性灵台自醒!

“我在江州,我在贾家,我救过贾宝钗一家,我此刻不是化神修士,我是筑基修士,我是,李凌霄”

李凌霄喃喃自语,眼中的恍惚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越清明。一身颓败气息瞬间急转,气血生机尽数恢复。

“我是,李凌霄!”

李凌霄低喝一声,赫然间身后光华四溅,胸腔内五气朝元,十二正经一股股元气流窜,气海内浪海滔滔,全身三百六十五处大穴全部精光熠熠,一身三百六十五处骨节宛若玉骨。

三花聚鼎,五气朝元,李凌霄此刻终于臻至筑基境大圆满。

“哈哈”李凌霄只感到全部身心畅快淋漓,不由大笑起来。

这一次筑基花费了他整整一年时间,中间几次凶险可想而知,但均被他安全渡过。

此刻心情之愉快可想而知。

“咦!”李凌霄猛然站起竟察觉自己竟长高了不少。

看来这是骨节得到精炼的结果。他猛的一握拳,其关节内力量刚猛有余,仿佛一拳可以打爆一头猛兽。

这次的大圆满要比上一次的高太多了。因为修炼方法不同,如今的他在同期对比上完胜曾经的自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