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在场的官员皆感到寒意袭来。
凌迟与剥皮塞草均为极刑,太孙一出口便将两者结合,这是要效仿皇上开创灭十族的先例?
然而此时无人敢出声,毕竟纪纲背叛朱家,朱家如何处置他都是理所当然。
若此刻有人反对,别说朱瞻基,就连一向仁慈的朱高炽恐怕也会翻脸。
“拖下去行刑。”
见无人异议,朱瞻基挥手下令,几个壮汉二话不说将纪纲拖走。
这一刻,即将被拖走的纪纲似乎终于清醒过来,挣扎着喊道:
“朱瞻基,你不能杀我,我是皇帝亲军,没有皇上的命令你不能杀我,你在以下犯上……”
不管纪纲如何咆哮挣扎,此时无人理会。
朱瞻基连眼皮都不抬,继续处理公务。
…………
…………
大同府!
大唐开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唐玄宗在此设立云州。
五代后晋时期,割让给契丹。
辽兴宗改名为大同府,又称西京大同府。
元朝改为大同路,归河东山西道宣慰司管辖。
明朝洪武二年,改为大同府,下辖四个州、七个县,南距布政司驻地六百七十里。
永乐七年,朱棣于此设立镇守总兵官,作为此地的最高军事统帅。
与此同时,这里也成为大明边防体系的第一道屏障。
大帐之中,朱棣端坐于主位的龙椅上,手中握着一幅堪舆图,身子略向前倾,姿态悠闲自得,浑身散发着一种从容的气息。
大帐*摆放着一座巨大的沙盘。
这些五大三粗的汉子此刻却争论得面红耳赤。
领头的是汉王朱高炽和朱高燧。
“报!应天府锦衣卫紧急奏报!”
忽然,一声喊叫从大帐外传来,原本争执不休的人群都转向了入口。
眨眼间,一名身穿飞鱼服、风尘满面的锦衣卫快速冲入大帐。
他未行礼便趴倒在地,高声禀报:
“启奏陛下,应天府紧急军情!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谋逆,皇太孙朱瞻基已将其处以极刑。”
锦衣卫的话音刚落,大帐内的所有人目光骤然一紧。
那些曾经跟随朱棣南征北战、无所畏惧的老将们此刻竟齐齐倒抽一口凉气。
纪纲……真的被皇太孙杀了?
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心腹,权势滔天、连公侯都敢蔑视的纪纲竟然就这样死了?
难道你不是瓦剌派来的奸细,想挑拨皇上与皇太孙的关系?
一时间,刚才还在商议如何对付瓦剌的大将们瞬间安静下来,一个个像石雕般直愣愣地看着朱棣。
果然,下一刻朱棣放下手中的堪舆图,眉头微蹙,脸上依旧保持平静,偏过头似没听清一般问那跪在地上的人:
“你说什么?纪纲……怎么了?”
令人意外的是,朱棣并未立刻追问关于朱瞻基为何要杀纪纲的事。
他的表情只是短暂地皱了一下眉,随即恢复如常,仿佛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跪在地上的锦衣卫不敢抬头,继续说道:
“回禀陛下,昨日正午,刑部员外郎李子奇在乾清宫替前内阁首辅解缙求情,户部尚书夏原吉指责他挑拨陛下与太孙殿下的关系。
太孙殿下认定李子奇受纪纲指使,并下令兵部封锁应天府,还命东厂捉拿纪纲的同党。
随后,太孙殿下亲率十八名神秘黑骑,在诏狱门前将纪纲擒获。”
黄昏时分,东厂和御林军将纪纲府邸团团围住,突然,府邸里涌出一千五百名死士,与对方形成对峙之势。
太孙殿下下令调动八门大将军炮,轰塌了府邸的围墙,东厂与御林军随即冲入其中。
在纪纲的府邸正堂,太孙殿下与众文武官员发现了一幅《千里江山图》,而后又在后宅园林的地下藏宝室里找到九十九间库房,内含大量金银珠宝、五千副铠甲、百余件火器,更有上千担粮草,另有一件龙袍、四件凤袍、二十四件蟒袍及三十一套斗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