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还正琢磨着如何筹措资金,这位大人竟已将潜在合作对象的情况摸得*不离十。
夏原吉停顿片刻接着说道:
太孙殿下,据我所知,在草原地区羊毛并非珍贵之物,一头羊的价格不过一两银子。
即便五千万只羊全部连毛收购,所需费用也超不过五千万两银子。
要是仅针对羊毛收购来推动牧民养羊,区区五百万两银子便足够。
太孙殿下,这交易可以敲定,就五百万两!
夏原吉听完这话愣住了,自己刚才只是粗略估算了一下,什么时候答应这个数字了?
刚想开口解释,却见朱瞻基已经起身离开座位,重新坐下后立刻写下一张调拨银两的凭证交给身边的小鼻涕,让他转交给夏原吉,并说道:
这是调拨款项的凭证,羊毛收购一事必须尽快落实,五百万两银子一点都不能少,尽快筹备好,此事关系到大明未来对草原的战略布局!
夏原吉接过凭证,看到上面明确写着的五百万两银子,再听朱瞻基提及国策大事,顿时明白朱瞻基提出的两千万两银子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恐怕这五百万两银子都已经超出朱瞻基的心理价位。
不过既然朱瞻基执意如此,他也只能苦笑着行礼道:
臣遵旨!
行了,这件事就说到这里,我们来谈下一桩买卖吧!
见夏原吉应允,朱瞻基满意地笑了。
“下一次交易?”
---
夏原吉愣了一下。
朱瞻基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随后走到夏原吉身旁说道:“夏大人,您有空跟我出去散散步吗?”
夏原吉听后略微犹豫了一下便点头道:“臣遵命!”
听到夏原吉同意,朱瞻基顿时换上一副笑脸说:“夏大人不必如此拘礼,抛开身份不说,我们也能成为忘年之交。
您也知道,我对您的敬仰真是无以复加,在我眼中,整个大明也就您一人足以撑起半边天啊!”
“太孙殿下过誉了。”
夏原吉听到这话,嘴角抽动了几下。
他对朱瞻基的性格已有所了解。
这家伙简直就是个不知廉耻的主儿,高兴时一口一个“夏大人”
、“夏尚书”,话说得甜如蜜糖,恨不得把人骨头都夸酥了;
可一旦不痛快了,翻脸比翻书还快,前一刻还在叫夏大人,下一秒可能就成夏老儿了。
朱瞻基并未在意夏原吉脸上的表情变化。
抄了纪纲的家之后,如今的夏原吉在朝中成了真正的老顽固,走到哪里都有人鞍前马后的伺候着。
这也让其他六部的官员头疼不已,面对这样一位抠门至极的老顽固,稍有不慎得罪他,指不定下次连半个铜板都别想从户部捞到。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瞧不起老人家。
如今这位户部老顽固早已不是从前那个穷得叮当响的老头了,以前再怎么讨好也没用,可现在他确实有钱,给不给、给多少全凭他的心情好坏。
两人刚出乾清宫,就有太监递上一件厚重的棉衣。
十一月的应天府,今年的第一场雪还未落下,但从温暖如春的乾清宫里出来,却像是踏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尤其是南方的冬季和北方差异极大,北方的冬天干燥寒冷,只要衣服穿得够厚,即便是在寒冬腊月也能在外头随意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