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金英从不逞强,她是真这么认为的。
对于小时候的记忆,她都记不太清楚了。
反正她是家里边最小的闺女,上边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那时候会把她卖了,是因为哥哥是家里边的顶梁柱,而姐姐当时也十五岁了,可以嫁人换彩礼。
她就不同了,才十三岁。
因为吃得不好,看着就跟十岁差不多,就算嫁人也没人要。
好像是卖了三十斤粮食吧,反正是够家里边撑上一段时间的。
当时年纪小,也哭过闹过,可是有啥办法呢?本来就是没人疼的孩子,再哭再闹也没人搭理。
所以她想通之后就自已跟着人牙子走了。
反正她爹她娘收了粮食,那她就不再是她们闺女,这辈子也就两清了。
她现在是梨花村老陈家的人,可不是渔村钱家人。
又有闺女又有儿子,孙子孙女都那么大了,可不会再去为了不值当的东西伤心。
想到这里,钱金英拍了拍闺女的肩,说道,“好了闺女,娘给你拿拿饴糖去了,你等会儿就别出去了。
洗干净手再去睡会儿也成。”
“好。”
陈浅浅看着她娘的背影,心想,以后要是有机会遇见她娘的娘家人,她是绝对不可能去认的。
不管有什么苦衷不苦衷的,在那种情况下卖了她娘,本来就没在意过她娘的死活。
都这样了,也没有再认的道理。
。。。。。。。。
一个上午过去了,脱壳的大米刚装满两个布袋。
陈有才觉得这么多也够了,便让曾发财把剩下的稻子全收到了粮仓里头。
曹阿花手特别酸,可看着鼓鼓囊囊的布袋,还是忍不住心生羡慕,“亲家,你们这回的大米往镇上卖,肯定能赚个好几两银子吧。”
钱金英头也不抬,“不卖,留着自已家吃。”
曹阿花瞪大眼睛,失声道,“这么多大米,全留着自已吃?”
“咋滴,不行啊?”
钱金英看她一眼,冷哼道,“我儿子多,孙子孙女也多。
一大家子人,这么点大米压根不够看的,回头说不准还得在别人家买!”
老曾家人听得都是晕乎乎的。
本以为老陈家建个那么大的青砖大瓦房已经掏空了家底,结果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这么好的大米,不卖了赚银子,居然留着自已吃,吃完了还准备再买!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啊?
曾发财看向自已的三妹,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他这妹子傻不愣登的,也不聪明,以前过得惨兮兮的,现在咋过上这神仙日子了?难道真是傻人有傻福?
曾湘华有些纳闷的道,“大哥,你看我干啥?赶紧把稻子搬进去啊!”
曾发财简直要被气死了,“催啥催啊,有你这么坑哥的妹子么?你看看你家小姑子对二柱他们是啥样的,你再看看你。”
曾湘华还真低头看了自已一眼,“看了,我好得很!
大哥,你赶紧的,别偷懒。
要是不小心漏了一颗稻子,我就告诉我婆婆去,到时候有你好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