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汉王和朱棣发飙哪一集 > 第28章 入侵明境(第3页)

第28章 入侵明境(第3页)

其中以也先率领的一路攻势最为猛烈,甚至击杀掉了明朝大同的右参将吴浩。

接连不断传来战报之后,王振极力鼓动你亲率大军抗敌,此议终打动了你的心思。

你命令百官展开讨论,吏部尚书王直联合众臣上疏劝阻。

他们认为你若亲征,一则无法兼顾各地突发要务,二则将危及自身的安全。

但你仍旧执意要去,并举出永乐皇帝——你的曾祖,还有父亲宣德皇帝曾经御驾亲征塞北之事为例,公开声称决心效仿先辈的壮举踏上征途。

朱棣读到此处,不禁双眼圆睁,满脸震惊!

年仅二十二岁的朱祁镇,竟然就想亲自领军作战?

而且还搬出自己的曾祖父和父亲作为借口,打算仿效他们?

这朱祁镇根本没有亲身经历战火洗礼,更没有接受过有关实战指挥的历练!

他能够担此重任吗?大明感慨道,自己身为汉王,一直对朱棣充满反叛之意。

回想起过去,无论是燕王朱棣还是皇太孙朱瞻基,哪一个不是从小接受最正统的军事锻炼?

朱棣自己不用多说,他的岳父是大将军徐达,武艺皆由徐达倾心传授。

朱棣对这位岳父感激不尽,若非当年徐达恰好驻守北平府,助力女婿迅速在当地站稳脚跟、笼络人心,真不知要花费多少功夫去应对。

他过去的功绩,全靠实战磨砺,并非小儿戏耍般而来。

而朱瞻基亦数次随他深入漠北战场,在还是皇太孙时就已参与杀敌任务。

朱瞻基如今能御驾亲征,完全得益于自己的悉心培养。

然而朱祁镇则不一样,他在八岁时便失去父亲,虽然受到优质教育,但张氏与孙氏如何舍得让他上阵杀敌?因此,关于军事方面的教导,他们并未过多投入,不过是敷衍了事。

可即便如此,朱祁镇竟声称要效仿自己和朱瞻基御驾亲征漠北,这让朱棣颇为不悦,认为此想法有如儿戏。

事实上,御驾亲征存在不同形式,若有能力自然能够冲锋陷阵,就像昔日的朱棣与朱瞻基一样;若无能力,则安坐后方指挥即可起到稳固军心作用。

只要不过多干预前线指挥,委派可靠武将勋贵掌权就行。

尽管觉得朱祁镇御驾亲征如同玩耍,但朱棣估计,这多半是他采取后者的方式而已。

所以也不再过多纠结此问题,准备观察后续事件进展。

【七月十五日,他指派弟弟廊王朱祁钰留守京城,翌日率领以三大营为主的五十大军出征,队伍拼凑而来,并携带着宦官王振及以张辅、朱勇为首的勋贵大臣】

面对这样仓促组成的部队,朱棣暗自惊叹朱祁镇做事之随意。

这般急迫为何?况且,他将朝廷文臣武将几乎全部带走,仅有于谦一人敢提出异议,却还执意行动。

这一役若败,岂不是整个大明都可能陷入危机?

尽管被朱祁镇的行为弄到一时无语,可从这段记忆画面中,他注意到一个杰出人才,那便是于谦。

在先前的记忆里,他不止一次看见年轻的于谦身影,当时他还未长大成人,也还未赴京参加科考。

他清晰地记得梦境中的自己,连同兄长朱高炽,甚至之后的孙子朱瞻基都非常器重于谦,对他进行了专项栽培。

遗憾的是,这么一位被三代帝王视若珍宝的人物,在朱祁镇眼中却不过是胆小怕事之徒。

明明满朝官员无人敢于反对,只有于谦勇于谏言,但朱祁镇却丝毫不予理会,实在令人气愤。

但无论如何,于谦出现还是让朱棣心中稍感慰藉。

当阳和口之战失利、宋瑛等人战死消息传来时,朱祁镇虽心生惶恐,但在追忆祖辈们的精神后,总算逐渐恢复冷静!

其实,从一开始你的目标就很明确,想借此次北伐亲征来立下赫赫战功。

毕竟你有如此杰出的曾祖父和父亲,作为后代,你当然不能丢他们的脸,也要展示出自己的能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