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人心酸的是,如今又被朱高煦唤醒的朱元璋不得不重新直面这一切!
对于朱元璋而言,这种感觉不啻为一种巨大的精神折磨啊!
“朱允炆这个不成器的小东西……他是怎么胆敢如此行事?”
“老四怎会轻易受其摆布?断不可能像其他藩王一般坐以待毙的!”
朱元璋似有所悟,总算弄明白了为何朱棣要与朱允炆兵戈相见,最后更夺下皇位的道理。
“确实如此啊!”
“您不知道呢,起初朱棣为了躲避朝廷的侦查,暗地里积极储备反击势力时,还刻意装疯卖傻,与猪混住在圈栏之中!”
“如果选择逆来顺受的话,请问以大孙子的秉性,能容得下他吗?”
徐达苦笑着说。
“真是气死我了……我明明千叮嘱万嘱咐,叫他一定要小心谨慎对待各藩王之事,更要同这些叔父们处好关系!”
“结果他怎么回应我的良苦用心?”
朱元璋怒得直咬牙,可是话音刚落,他又皱紧了眉头。
“不对呀……纵然朱允炆有诸多不是,可他也是一国之君啊!”
“区区北平小片疆域的朱棣,又何来力量抗衡整个大明帝国的百万雄师?”
尽管情绪激昂,但朱元璋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分析头脑。
在他想来,哪怕朱允炆再昏庸无能,凭借一个国家的力量碾压区区朱棣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么?
怎么可能让江山拱手让人呢?
就在此时,朱允熥开了口:
“那我就告诉您吧!”
“只因朱允炆本就是彻头彻尾的废物,把您给的大好牌局都糟蹋殆尽,这事怨不得别人,只能怪他自己!”
“你是说这话什么意思?”
“朱允炆究竟做了什么?”
此刻的朱元璋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他内心不禁怀疑,朱高煦为什么要唤醒他?让他知道朱允炆这个逆孙干了什么好事,倒不如就那么一直安息下去得好啊!
这孙子肯定故意来气自己的。
“您精挑细选的大孙子实际上内心充满自卑感。
他之所以急于裁剪藩王势力,全是为了向天下展现自己的能耐,获取满朝文武百官的认可。”
“只是可惜,那些文臣们都无意附和他。”
“因此,他只能重用少数愿意奉迎自己的人。”
例如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宁等等。”
“照您看,就凭这些人,就能保障朱允炆稳坐在那个位置之上么?”
朱高煦的讲述使得朱元璋彻底呆若木鸡,许久都没能缓过神来。
刚才徐达的话语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回荡。
所有的问题最终都归结到了自己的抉择错误。
难不成朱元璋真的老糊涂了吗?
怎么会选中这样一个无能之辈作为大明皇帝呢?
至于靖难之役的具体过程,连朱元璋自己都不清楚是如何跟随徐达等人慢慢听完的。
他的那颗苍老的心脏,早在朱允炆铲除他儿子们势力的时候,就已经千疮百孔了!若放在平时,不管你燕王朱棣有何等充足的理由,即便不顾天下人的反对去做那件事,也必定是错的!
但最终,当朱元璋得知朱棣攻下应天并顺利登上帝位时,他心中竟然浮现出一丝庆幸之情!当然,这是朱元璋绝不会承认的情感。
毕竟在他看来,最适合做皇帝的,永远是往昔的太子朱标。
朱标要是不在了,那自然应该是朱标的儿子来继承皇位才对!
与其说朱元璋多宠爱朱允炆,还不如说是因朱标而爱朱允炆,只是一种情感延伸罢了!然而就是因为这种延伸的感情,他也绝对不能认同朱棣登上帝位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始终无法说服自己。
但他同样找不到立场直接去指责燕王,这样的左右为难让他几近崩溃!“皇爷爷,您怨恨我父亲吗?”
就在这当口,朱高煦忽然毫无征兆地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我们就凭什么叫他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