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一步,朱棣知道最担忧的情形终究还是发生了。。。
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竟然真的要效仿自己,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
“逆子!”
“不行,绝不能让他继续这样下去!”
“明天就让这小子跟姚广孝去修行心性,哪怕是真出家当和尚或道士,也比以后**强多了!”
此刻朱棣已暗暗下了决心,他绝不能让老二这个逆子再肆意妄为了。
如今摆在朱棣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直接封朱高煦为王,然后强令他前往云南就藩,离得越远越好;
要么把他交给姚广孝,或许还能改掉他的性格。
【宣德元年八月,你觉得时机已然成熟,不能再等待朱瞻基在朝中站稳脚跟,于是匆忙在山东举兵!】
【然而你没有料到的是,你的举兵消息被你想争取的英国公张辅,直接禀报给了朱瞻基!】
朱棣读到这里,眼睛一下子瞪圆了!
哎呀!
这朱高煦是脑袋不好使吗?
你自己**就算了吧,居然还想让一个国公来配合你**,你是脑子让门夹了吧?
一位武将勋贵,已经达到了国公的地位,这是极限了!
可以肯定的是,英国公张辅的爵位再也不会提高了!
明朝从不封活着的异姓王,当年王常遇春与中山王徐达追加封王的荣耀,那也仅是在身后才有的,一共就这两个例外罢了。
所以,只要张辅稍有点理智,又怎么可能冒着杀头的风险陪着你一起玩命呢?
他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跟着朱瞻基的话,他是英国公!
要是协助你成功**,他依旧是英国公,但万一失败了,那就不仅是他自己人头落地,全家都得搭上!
只要是明白人都晓得正确的选项!
怪不得张辅转身就把你朱高煦给告了呢!
这不是给张辅多一次机会救自己,而恰恰是在害他啊!
【你的侄子朱瞻基派阳武侯薛禄率军前来讨伐你,大学士杨荣则劝朱瞻基亲自出征。
】
【你起初听到薛禄带兵前来,很是高兴,认为很容易对付,等到知道朱瞻基御驾亲征时,心里便开始害怕起来,因为你知道,这位大侄子可不是当年的朱允炆那个软弱之辈,而是跟随父亲经历过漠北战场历练的人物,堪称战马上皇帝!」
朱棣:“……”
这就完了?
你胆小就不该在这儿装样玩!
我们的圣明孙子来个御驾亲征,你就立马怕成这样?
这一波又把朱棣给气得说不出话了!
【随后,朱瞻基给你写了一封信,劝只要你交出挑唆谋反的人,就可以既往不咎,仍旧享受原来的优厚礼遇;不然一开战,你不旦会被擒,更可能是你的手下为了邀功将你绑起来投降!那时候你就只能追悔莫及了。
】
【讨伐大军的前锋到达乐安后,你递出了战书,约定次日清晨开仗。
朱瞻基的大军疾速推进,在乐安城北扎营,并对四门实施包围,还发射神机铳箭以震慑叛军,不顾众将反对再次将劝降信送进城内,而你依然不予理睬。
】
【此刻发生了一个你没预料到的情形——城中的叛军都想抓你献给朱瞻基。
打探到这一消息后,你非常惊恐,暗地里派人面见朱瞻基表示打算第二天出降,并得到应允。
】
这下可好,朱棣看朱高煦这一系列操作,直接被气得哭笑不得!
这哪是谋反啊?
这不是完完全全在给自己丢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