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声回荡整个房间。
朱允炆吓得赶忙再度跪拜解释:“孙儿不敢,只是不解,为什么苏谯竟敢无视尊卑礼仪……”
朱元璋看着倔强的孙儿,不耐烦地上手托起他的下巴:“就凭你现在还能活着!懂了吗?你这个傻小子!刚才会狱中要是苏谯稍有异心,你会有命在这里告状吗!”
即便苏谯真是朱棣的人,刚才在牢里他要是动了朱允炆,哪怕朱棣原本没打算争帝位,此刻恐怕也必须登上帝王之座。
然而苏谯并没有这样做,只可惜朱元璋并不了解这一点。
若是朱元璋命令苏谯去打人,苏谯或许敢做;但若是涉及到更加严重的事项,那苏谯似乎还是有所顾忌,不敢越雷池半步。
从小生长于皇宫中的朱允炆早已习惯被众人仰慕、不惜性命保护的生活,对此视为天经地义。
不过朱元璋清楚,真正到了性命攸关时,谁还顾得上礼教规矩?即便是毫无仇恨的人,也可能因求生欲望而去伤害别人作为替死鬼。
而朱允炆之所以现在安然无恙地站在这里,这无疑正是苏谯对其忠诚的最大明证。
朱元璋冷哼一声,重新坐在龙椅上,捧起一碗茶,仔细观察着下方的朱允炆与黄子澄,思考了一阵后放下手中的茶碗。
“即刻释放苏谯。”他说,“以一甲第一名身份授予他东阁学士之职,并留在宫中协助我们处理事务吧。”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不是因为东阁学士这个职位高有多么让人意外,而是苏谯明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侮辱了皇孙殿下。
按照正常逻辑不仅不会被处罚反而还要晋升并委以官职,实属匪夷所思!
老皇帝不满他们的发愣,厉声道:“还在发什么呆!我的圣意已下!”
尽管黄子澄等人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接受皇命拟定诏书随后传达下去。
朱元璋再次冷冷看向周围的人喝道:“为何还站在那里?赶紧告退!”
这句叱责才让所有人反应过来,齐声应是。
于是有人回应说:“孙儿遵旨。”也有官员回答“臣等遵旨”。
然后纷纷退散。
**这个地方虽说是藏满了秘密之处,
但在其中生活着的人,反而常常是最无知内情的人。
就在旨意颁布传出的一瞬间,京城中不少知情的人都获取到了部分情报。
茹太素和詹徽更迅速地组织马车前往诏狱。
而另一边诏狱之中,当宫里的太监念完皇帝口谕后,在场所有人都惊讶到无法言语。
他们压根没想到苏谯居然能在这样大不敬的情况下,还能免死甚至平步青云!
有小太监恭喜苏谯道:“恭喜大人,这次金榜题名直接入阁,成为咱们朝代第一个如此破格之人。”毕竟这个时候殿阁大学士只是个提供意见建议的小职位罢了,并无实际权力,相较于未来的内阁相差甚远。
但是对一个刚刚步入官场的新进士来说已经是极高的起点。
圣旨诵读完毕后,几位宦官离开。
负责看押的锦衣卫头领蒋瓛才回过神来喊道:“你们还傻愣着干嘛?还不快点为苏大人松绑!”
几名锦衣卫连忙七手八脚地开始解开镣铐。
不久之后,苏谯就被从狱中带了出来。
当他走出囚室之时,脑中仍然混沌一片,甚至还流露出不舍之情,对着锦衣卫指挥使说道:
“蒋大人,我舍不得出去啊!”又央求道,“能不能再与陛下沟通一下,我还想留在牢里赎罪。”
看到这一要求后,蒋瓛嘴角抽动一下觉得十分滑稽——哪见过进了监狱想赖在里面不出去的人呢?
苏谯真享受到贵宾般的待遇了?蒋瓛保持沉默,仅以一个眼神示意,两名锦衣卫随即将苏谯带出了牢房。
刚被放出不久,苏谯便看见远处两个老头朝他快步跑来。
詹徽抢先一步站到苏谯面前,一脸讨好地拉着他的胳膊肘,对茹太素笑道:“哈,老先生,您这高徒出来了。”
茹太素抚着胡须打量苏谯,叹道:“你小子还真命大,若非詹部堂奋力相救,怕已死在诏狱里了。”
话音刚落,詹徽马上接口道:“我也只是尽力而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