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物价飞涨,反倒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正在此时,锦衣卫都督蒋瓛突然步入乾清宫。
“陛下——”
老朱抬起头来有些疑感:“出什么事了吗?”
“确实。”蒋瓛迟疑了一下低声道,“是关于苏谯的。”
老朱一听此人名,顿时提高警觉:“他这次又干什么了?”
蒋瓛轻声回禀:“启禀陛下,今日苏大人散朝后,被两人强拉上马车送到京城一处宅院之中,约两时辰后,有数辆马车停驻该院门外。”
老朱难以置信:“这小子难道收人贿赂?”
“正是如此,最少也有二十万两白银!”
即便早有所料,老朱还是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我的天!足足二十万两?!难道是燕王送的?”
蒋瓛摇头:“不是,是一个名叫恒通船行的商贾。”
“商贾?!”老朱面露惊讶,“虽说知晓商贾有钱,但真没想到他们富到如此地步。
朕平时几两银子都舍不得,这些商贾随随便便就拿出几十万两贿赂官员?”老朱仿佛瞬间明白了什么:“不好!赶紧查看一番……”随即他立刻打开了一边的通讯窗口,开始向另一位传递消息。
太祖高皇帝:
“小家伙,你该不会是在说你要上调商业税的事引起了反对吧?”
思宗烈皇帝:“正是如此。”
“还请祖上指教。”
太祖高皇帝:“哪个嗓门最大,你就抄谁的家!”
乾清宫内,朱元璋的脸上隐约泛起了一丝杀机。
谁能想到,随手就能拿出二十万两银子来行贿的人居然存在。
大明的商人远比朱元璋想象中富裕!不用说商人了,即便是户部恐怕也难以立即凑出这么多现银!
仅仅因为苏谯在朝堂上提了两句禁海的话,这些商人就能筹措出二十万两白银?若让他们持续发这种横财几百年,这还得了?
站在朱元璋面前的蒋瓛并未察觉老朱的隐秘讨论。
当看到朱元璋的表情渐渐平复后,蒋瓛这才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苏谯这事?”
朱元璋长吸一口气,低声回应:“当作毫无知情即可。”随即,蒋瓛作揖退下,身影消失在夜幕之中。
而在金陵某处宅院中,黄子澄正伏于书桌之上奋笔疾书着奏折。
口中还不时喃喃自语:“小子,看你这次还能活不成!”一旁的管家担忧地劝道:“老爷,深夜了,是否该休息?”然而黄子澄目光不移,大声说道:“即便今晚不眠,本官也一定要把这**写出来!为了能让苏谯身败名裂,少睡一会儿又何妨!”
……
次日朝会时,在众人山呼**声中,朱元璋的銮驾缓缓登上丹陛。
苏谯还在苦恼如何让朱元璋发现自己的所谓“受贿”事实之际,忽然瞥见一脸疲惫带着巨大黑眼圈的黄子澄向前跨了一步,高声喊道:“禀告陛下,臣黄子澄有要事启奏!”
朱元璋疑惑地看向黄子澄轻轻问道:“继续。”
黄子澄走近一步,直接指向人群中的苏谯,指控道:“启奏陛下,臣弹劾东阁学士苏谯收受金陵恒通船行贿赂达二十万两之多!”
听到此言,人群中站定的苏谯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眼中骤然闪烁出了精明的目光。
看着黄子澄的眼神顿时变得亲近了几分。
这就是贵人啊!这就是出门遇到贵人的节奏!这不是正好送来了一个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