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谯知晓大明的历史轨迹。
听完此言,他面上不由自主地浮现一丝笑意。
才一百万两银子而已!
李自成攻入城池后搜刮出来的财富,远超这个数字!
朱元璋察觉到苏谯的表情,语气不悦地质问:“朕在向你询问,你为何发笑?!”
苏谯冷冷回视朱元璋,说道:
“没什么特别的意思。”
“我只是在想,如果满朝上下那些勋贵只用一百万两银子便让天子满意离开,那这天子也未免太没分量了些。”
听闻此语,朱元璋立即怒声斥责:
“你把朕后代的文臣武将都视为什么人了?!难不成各个都是巨贪之人?!”
苏谯如同看待无知者一般瞧着朱元璋,反问道:
“陛下,若那些臣工不是贪婪至极之人,外面女真人为何能日渐强盛,而境内的流民又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只要有一位忠诚廉洁的大臣驻守百姓动乱之地,百姓岂会轻易揭竿起义?”
翻阅史书,除大明之外,哪里有朝代像这般莫名其妙地灭亡?
后世那么多专家学者研究明朝的消亡过程,也没能确定哪件具体事情成为其致命的转折。
汉朝是在被黄巾之乱打击之后,权柄落到了曹操之手;
唐朝安史之乱后势力落入节度使,加上宫中宦官玩弄废立;
宋朝则是长期遭受北方侵扰;
但大明呢?
难道是因为败给女真人?
然而,努尔哈赤越过山海关时,明朝已经提前结束历史使命。
难道是败给了流寇?
李自成在起兵前期几乎被压制得只剩十余骑兵藏匿山中。
没有强有力的割据藩镇支持他迅速扩大实力吧?
江北几镇及左良玉等人的力量连唐代藩镇仆人都不如。
不过就是这样莫名把老百姓推向叛乱之路,导致乱军攻破京城逼死了皇帝,整个帝国便轰然崩塌。
朱元璋面色愈来愈冷峻。
他凝重盯着苏谯质问:
“那你到底要说什么?”
苏谯脸上忽然涌上一抹坚决:
“归还他们的本金与利息,让他们尝到短期利益甜头,再进行长时间布局!”
朱元璋追问:
“那要等到积累多少银子的时候才停止?”
“三千万!”
“绝对不能低于三千万两!”
起初朱元璋以为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计划已经很大胆。
却没料到苏谯开口便说需要三千万两银子!
老朱面色沉重,咬牙切齿问道:
“为什么定是三千万两银子?这其中有什么特殊考量么?”
其实老朱压根不相信满朝文武拥有这般家底的银钱!
可不曾想苏谯的一番话直接打破了这种幻想。
“因为他们不会倾尽全力交出所有,大约搜罗他们一半左右时停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