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份旨意,受到威胁的其实是朱标的太子之位!
“皇祖父,这难道是说要废掉允炆吗……”
读到这里时,朱允炆突然神色一紧,急切地看向身边的黄子澄。
“黄先生,我不想去做什么虞王啊。”
他几乎带着恳求的语气:“还请先生设法挽救!”
黄子澄的额头上此时也冒出冷汗,神情严峻地仔细端详着眼前的纸张。
齐泰疑惑地望着吕氏问道:
“娘娘,这个旨意是从哪里来的?”
吕氏深深吸了一口气,左右看了看确认无碍后小声说道:
“是乾清宫那边偷偷让人送过来的。”
原来吕氏早就贿赂了乾清宫里的几名老太监。
以前这些人不过是帮她打探一下老皇帝最近看些什么书或者他的情绪怎样。
可今早,那名太监竟然送来这么一团纸到了东宫。
见到纸上的内容之后,吕氏就想派人把朱允炆唤来商议。
但当时正赶上早朝,只能等散朝后让允炆从朝堂赶回宫内。
吕氏轻声道:“乾清宫传来的小道消息,在黄先生陪同允炆去诏狱之前,老爷子就已经到诏狱走了一趟。
回来就亲自拟定好了这道旨意。”
这句话出口后,即便再愚笨如朱允炆他们三个也知道此事必定与苏谯有关。
黄子澄皱眉盯住面前这张令状低喃着:
“这区区小儿苏谯真能只靠一张利口就说服圣上改变决定了?”
吕氏则满心慌乱地对黄子澄、齐泰二人说道:
“诸位先生,我和孩子都早已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您二人的身上,请你们千万不能坐视不管,就这么看着允炆被废黜啊!”
从允炆诞生开始,吕氏便将全部心血投入到他的培养中。
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原本以为阻碍已经逐一排除,
吕氏日夜期盼成为皇后甚至未来太后。
现在怎可能容忍在此节骨眼前失败呢?
因此吕氏向两位大臣拜托,黄子澄则抱拳作答:
“娘娘请宽心,只要我们还在京城一日,这君臣伦常就不容颠倒。”接着话锋一转又讽刺地说:“这样一个只会虚张声势的小人又算得了什么呢!”最后充满自信地道:“只要能令陛下看清这位苏谯的本质,此份密旨终究只会变成一张无用的废纸!”
不仅是吕氏感到紧张忧虑,
从踏入仕途那天起黄子澄和齐泰两人便一直为太子伴读,从此他们的仕途和命运就已经和朱允炆紧密绑定,无法分开。
如果新帝不是朱允炆,
即使他们仍可以继续留在官场上但肯定得不到任何重视和重用。
于是黄子澄坚定地看着母子两人保证道:
“娘娘尽管放心吧,待我今天回府即刻布置行动方案,三日之内保证苏谯名声扫地!”
齐泰还是有些怀疑地看着同僚问:
"黄大人,只有三天?那苏谯究竟给皇上灌了多少迷汤啊,最近在朝堂上的言辞嚣张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