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渐次溃逃而去的明军残部,八旗将士士气骤增,纷纷出言嘲笑:
“还以为汉人真有本事呢,还是老样子。”
“这群家伙真是扶不起啊,可惜这些好的盔甲!”
“皇上赶快过河吧,咱们包衣都缺少好装备!”
反观松山驻地之中,洪承畴收到各路败讯犹如当头一棒,慌乱中赶忙仿照旧史再次紧急递折向京城求助。
于是辽西危局再现!一封封加急公文从松山雪花般飞进京师,打破了朝廷短暂宁静。
朱由检等人费劲心力恢复起来的大明王朝似乎又陷入分崩离析境地。
实际上,相较于原有历史记录中的灾难程度而言,当前松山状况已然改善不少。
往昔之战,松山不仅丧失全部物资补给甚至最终被迫吃人度日。
而今不仅完整保存多数粮草还留存诸多火器装备,整座城防体系均处于良好状态。
乾清宫内,陈新甲手持洪承畴文书高声道:“陛下!松山十万火急!若无法解救被困之十三万大军,恐怕社稷倾覆在即!”
朱由检默然端坐上方,冷冷扫视底下惊惶失措的大臣们。
所谓江山社稷……果真如此不堪一击?
这莫非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稍有闪失,大明朝就可能毁于一旦!
如今的大明,既缺少能战的士兵,又缺乏称职的将领。
从老一辈到新生代的将领几乎全都在松山战场。
要是松山失守,皇上朱由检恐怕就真没什么希望力挽狂澜了。
朝廷里的大臣们本来盼望着辽东传来捷报,好让他们收回那些被耗尽的国库银两。
然而眼下的局面却让百官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英国公张之极情绪激动地向朱由检禀告:“陛下,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立即调遣各地兵马前去解松山之围。
如果松山失守,那么我们的财政与大明社稷可就岌岌可危了!”
朱由检凝视着脚下手足无措的大臣们,神情呆滞地说道:“诸位大臣难道忘记了?在这京城之外,我大明还有十万雄兵。”
张之极听到这话,愣住了,困惑地抬起头:“十万大军?难道陛下说的是……各位王爷的兵力?!”
这句话一出口,满朝文武简直惊呆了。
他们确实知道,朱由检把全国的宗室都关在京郊组成了羽林卫。
不过谁也没有真正指望这些王爷能上战场厮杀。
他们更本意只是通过编练,削弱藩王势力,逼他们吐出府库中的银子以填补朝廷赤字罢了。
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朱由检脸色陡然变化,厉声道:“王承恩!”
“奴婢在!”
“立刻传达圣旨给蓝大将军,令羽林卫马上出征关外,驰援松山,一定解救被困的将士!要在辽东击退敌人,重振我们朱家的江山!”
王承恩当即跪下,大声道:“奴婢领旨!”随后他快步走出了乾清宫。
此时,满朝文武这才如梦初醒。
张之极满脸忧虑地看着朱由检:“陛下啊,军事乃是国家生死攸关之所在,绝不可轻率行事。
各位王爷长久居住在封地,仅仅经过一个月的操练,就这样匆匆赶赴前线……唉。”
张之极话说了一半,又止住了。
毕竟他不好意思直接说那些尊贵无比的皇室子弟毫无战力。
而温体仁这个内阁首辅,此时猛然推开还在犹豫的张之极挤到朱由检身前,高声喊道:“陛下,此乃重大国家决策,万万不能随便。
松山已经被十三万官兵团团围住,若再加这十万宗室去,不是平白为朝廷添麻烦吗?”
温体仁的话里暗示得很明白,那十三万人已经是最后的本钱了。
本来是想等着救援,现在反而又要增加十万人,将来得想办法救二十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