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洪承畴。”
“臣孙传庭。”
“臣堵胤锡。”
三人齐声道:“拜见陛下!”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奏章,温和地站起身说:“三位爱卿请起。”
“承恩,为他们赐座。”
朱由检挥了挥手。
三名小太监随即搬来三个圆凳。
孙传庭等人坐下后便立刻进入正题:“回禀陛下,辽东如今兵强马壮,臣已经拟定,在开春之前收复大凌河,再于明年年中前通过水陆两路联合行动夺回辽阳,并进军辽东。”
“以下是兵部商定的详细部署,请陛下过目。”
孙传庭说完举起奏章,王承恩接过后呈递到朱由检手里。
就在孙传庭准备继续解释的时候,朱由检突然将那份奏章丢进了附近的炭盆之中。
火焰迅速吞没了这份凝聚着兵部无数日夜辛劳的研究结果。
面对突然发生的一切,孙传庭惊得不知所措,疑惑地看着朱由检:“陛下……这……”
朱由检抬起头,冷静地看向孙传庭等三人,面容平淡:“孙阁老,朕深知大明目前国事困顿、百姓穷困,当下并非恢复辽东的最佳时机啊。”
此言一出,孙传庭、洪承畴与堵胤锡顿时愣在原地。
上一年连国库都快要被老鼠跑空了,国势艰危是事实。
可今年各地粮仓已经重新装满粮食,李自成手下的军队也都四散而逃了,怎么现在又说起国事困难?
朱由检注视着三人,语重心长地开口:“诸位爱卿,尽管局势有好转迹象,仍须保持戒骄戒躁心态。”
“当前大明军饷还严重不足——粮食送至辽东,我们的百姓拿什么果腹?”
“若因此役,致使我朝百姓再次受饥饿之苦,岂非正中皇太极之下怀?”
沉默片刻,唯有堵胤锡缓缓抬头问道:“陛下意思莫非要……?”
朱由检仰躺在座椅之上,双眸仰视屋梁说道:“中原缺粮,朝廷必然要不顾一切寻求新粮。”
他停顿了一下后郑重宣布:“所以朕打算开启海禁!”
话语方落,现场三位重臣的表情瞬息间全变了脸色。
堵胤锡更是腾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多年以前,堵胤锡曾就开放海禁之事递交给朝廷奏折,并提议远涉海洋去采购食物储备。
但那份奏议递交朝廷之后引发极大分歧,甚至最后直接不了了之。
显然,关于这一项决策牵动的是整个朝廷体系内部复杂的利益关系!而此刻朱由检提及相关内容的含义自然不言自明。
堵胤锡显得无比激动地看着朱由检,声音洪亮道:“启奏陛下,微臣明日必定带头请求立即解除海禁!”
朱由检猛地站起身,目光炯炯地高呼道:“好!”
接着又补充道:“另外自万历年间的土地清丈政策似乎已经有所废弛之意……”
听闻此处,堵胤锡更兴奋地道:“陛下!现在正是一举重新进行天下的田赋清算工作的好时机呀!”
朱由检目光愈加严峻起来。
他对站在对面的洪承畴微微点了个头道:“不错,朕没有看错人。
那么接下来你明天早朝时将这份奏疏在百官面前当众陈明。”
“领旨!”
堵胤锡铿锵应声。
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后才起身迈步往另外一处宫殿走去。
当他走后,堵胤锡依旧抑制不住满脸溢出的亢奋情绪。
不过,有一处细节却没逃过所有人的眼睛。
就在堵胤锡慷慨陈词之时,洪承畴却面色如土,尽管寒冬腊月,额上的冷汗仍湿透了官服。
直到王承恩轻轻扶了一把,他才勉强恢复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