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支妙笔,幸亏现在归朕所有!
朱元璋一边暗自庆幸得到一件珍宝,一边将笔抢过来,随意写下几字,得意地欣赏一番后递给朱标。
“标儿,你也让他看看你写的字。"
朱标接过笔写了几字,随后朱元璋收回笔,将纸递给李伟,嘲讽道:
“你自己看看,还敢怪罪毛笔不好使?”
李伟接过一看,顿时目瞪口呆,这三行字里,就数他的字最糟糕。
毛笔字都能练好,其他笔自然不在话下,反之则不然。
“……”
李伟低垂着头,在老朱父子的冷眼旁观下静默片刻,终究承认自己的字迹实在糟糕,与使用何种书写工具并无直接关联。
“陛下,可否减少一些书写量?”
“不可,一字不少,满一万方可停笔!”
“那……那我回府后再完成如何?”
朱元璋稍作思虑后说道:“也好,不过切莫懈怠,每日完工须呈递于此,吾定详查。"
李伟苦笑着暗忖,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被作业压迫的日子。
“好了,无他事便可退下,记得将吾所需之酒与香尽快送来!”朱元璋吩咐道,“标儿也归去吧,时已晚矣。"
“是,父皇。"
李伟默默摇头,心中不平,同样是儿子,同样是父亲,待遇为何如此悬殊?
世事皆虚,全为戏言!
带着满腹愤懑,李伟与朱标一同走出乾清宫。
并肩同行间,李伟全然不懂礼数为何物。
“太子殿下,我似乎曾救过您的授业恩师,如今能否劳驾您向令尊美言几句,让我不必再抄写这些文章?”
朱标听罢,面色顿时黯淡:“父皇此举实乃为你好,望你莫再纠缠此事。"
李伟惊讶地打量着他:“你怎么了?”
“唉,老师已然辞世。"朱标叹息一声。
闻此噩耗,李伟恍然大悟,即便马皇后为宋濂求情使他免于一死,却被流放至荒僻之地,终究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
李伟拙于言辞,仅能轻声劝慰“节哀顺变”。
“本欲前去祭奠恩师,奈何父皇不准。"朱标愁眉苦脸地道。
“身为储君,太子自当以国事为重,不宜远离京畿,还请体谅陛下良苦用心。"李伟宽慰道。
“我懂。"
道理虽明,却仍难以释怀。
……
乾清宫内,朱元璋揣着李伟所写标点符号的纸张,怀里揣着李伟赠送的中性笔,手里拎着李伟携带的背包,笑逐颜开地返回后宫。
以往他只顾盯着电脑这件大物件,对于包内的其他小玩意儿未曾留意,今日这支笔却让他意识到李伟带来的东西或许都是难得的珍品,值得深入探究一番。
坤宁宫中,马皇后心神不定地穿针引线修补衣物,朱元璋则高声闯入。
“妹子,妹子,我们来啦!”
马皇后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这么大岁数了,还整天毛毛躁躁的,说了多少回也没用,真是让人无奈。
看他一脸兴奋的模样,马皇后便问:“今天又弄到了什么稀罕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