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回并不是没有想到他们。
只不过每次请他们都要耗费巨大的财力。
而且。
如此大量的山贼土匪行动起来。
多多少少会泄露一些信息。
要是真的传了出去。
指不定朝廷就会下令,让他们派人剿匪。
现在土匪甚多。
但目前的李家他还没有完全掌握。
李家和军队之间的关系,他也没有牢牢把住。
镇西军少了那100名兵痞,他还没有给他们交代。
要想打通山匪和镇西军之间的关系,只有拿下谢家所有的生意。
他才有足够的财力打点上下。
这世道,都是吃人不吐骨的主。
没有钱寸步难行。
李阔还没有想到解决办法。
李儒就吊着他那虚弱的身体,慢慢地走了进来。
在他身边刘掌柜,细心地照拂着。
李儒一进门就哭丧地说道。
“大哥,今天按照我的计划,本来要成功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冒出来了一个行脚商。”
“打断了我对谢家的压制。”
说罢,他突然神情一变,激动了起来。
“我只听谢良叫那行脚商叫姐夫。”
“大哥你不是说,谢昭昭那妮子嫁到了谢家庄吗?”
“行脚商又是从何而来?”
“况且。”
“上一回你不是说派了100名镇西军去剿灭那谢家庄的、”
“如今也没个消息。”
“看谢家的样子,明显是有了制盐的办法。”
“他们的粗盐就没有断过。”
“而且还要比我们的好。”
“这让我怎么跟他们拼?”
李阔闻言,顿时一惊。
看来那个赵莽,确实懂得制盐之道。
不然谢家的粗盐也不会高他们一筹。
导致他不得不从建安的李家调用粗盐。
上次他确实获得了制作粗盐的办法,但是本地制作粗盐,对柴火的消耗极大。
成本提高,相应的他们李家所卖的粗盐就不得不提高价格。
所以在和谢家打价格战的时候。
李家总是吃亏。
这一点让李阔百思不得其解。
赵莽究竟是用何办法解决成本问题。
都是同样的用本地盐矿,用本地的柴火,为何谢家的粗盐?
总是能那么肆无忌惮地降价。
想到这里。
李阔不自觉地握紧背后的双拳。
此刻的李家。
既有朝廷的压迫,也有和谢家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