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原本一脸阴沉的朱元璋看到某份奏报内容,竟然高兴得大笑起来。
“哈哈,没想到我那平时不爱说话的孙子,竟有这么大魄力,这么关心百姓,好!好!好!”
朱元璋连着说了三个“好”
,把陈洪都给惊到了。不爱说话的孙子?吴王殿下?吴王殿下到底做了什么,让陛下如此开心?“别在那里憋着了,想问什么就问吧,今天咱高兴!”
朱元璋看着陈洪的样子,笑着骂了一句。
“陛下,吴王殿下到底做了什么,让您这么高兴?”
陈洪伺候朱元璋几十年,深知这位洪武大帝的脾气,于是直接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自己看看吧!”
朱元璋随手一甩,把朱允熥送来的奏折丢给陈洪。
“本来我还以为朱允熥那小子从他几个皇叔那里弄了些钱,会像在应天府时那样挥霍享受,没想到他竟然用来扩建城池了,有远见,有魄力。”
朱元璋为何不喜欢朱标这个小儿子,仅仅因为他不声不响吗?如果只是因为他性格呆板,朱元璋也不会蠢到用朱允熥去引诱蓝玉那些淮西的武将,那简直是自寻死路。朱元璋之所以厌烦朱允熥,主要是在应天府的时候,这家伙生活得太过奢侈。但朱元璋不知道的是,朱允熥的奢侈模样都是装出来的,就是为了让他厌恶自己,好赶自己出应天府。
老朱做梦也没想到,朱允熥去了捕鱼儿海之后,像是变了个人。从前那个在他面前傻乎乎、说话都不利索的废物,忽然成了有远见、胆子又大的人物。
海城的情况,老朱心里跟明镜一样亮堂。只要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要是占了捕鱼儿海,肯定想把海城扩大,毕竟北元威胁太大,海城又太弱不禁风。不过这事想想容易,真做起来就难了。
扩建海城要花不少钱,跟建一座新城差不多,至少得几十万两银子。朝廷不给钱,谁也没那么大的本事,就算自己有钱,谁敢这么干?
可朱允熥这个以前被老朱嫌弃的小子,一到海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给自己修个豪华府邸,而是着手扩城。不仅如此,他还放出话来,只要是四肢健全、愿意干活的难民都能投奔他。
这得花多少钱,连老朱都觉得头疼。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为赈济灾民的事烦恼。
“不错不错!不愧是我们朱家的血脉,以前真是小瞧他了。要是早知道把他派到边疆能成长这么快,我们早就这么做了。”
老朱开心得胡子都要飞起来了。
陈洪看朱允熥的奏折,越看越惊讶,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老家伙,怎么样?咱这孙子还行吧!”
老朱得意地炫耀着,完全忘记了之前有多讨厌这个孙子。
“吴王殿下是陛下的亲孙子,懿文太子的儿子,当然出色。只是以前在应天府的日子太舒服了,才耽误了他的成长。”
陈洪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脸上的笑容一时半会儿退不下去。
“可是陛下,吴王殿下这么花钱,他手里的钱够吗?”
夸完后,陈洪说了自己的担忧。
“那小子有多少钱?他那两个舅舅给的,加上从燕王、宁王那里要的,加起来最多五六十万两。”
“就这点钱,扩城勉强够,但如果再救济难民,肯定不够。”
“陈洪,你赶紧让户部早点准备好救灾的钱和物资,等那小子撑不住找咱们帮忙的时候,我们好给他送过去。”
老朱嘴上一直嘟囔抱怨,但心里其实很看重这个孙子的变化和成长。
这不,捕鱼儿海那边地方大人口少,正好把这些灾民交给他去处理,让他借此机会好好发展,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补偿。以后他也能像燕王他们一样,在边境守护大明。
“不过,我们的小子还是太年轻了点!”
老朱笑骂了一句,“这么高调地帮灾民,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朱允熥有的是钱和粮,快来找我要饭吃。”
“要是北元听说这事,不就把这小子当成肥羊抢了吗?他手下加上原来海城的守军,一共才两千人,就算训练新兵,时间也不够,怎么挡得住北元进攻。”
“陈洪,你去知会宁王和辽王一声,让他们在海城扩建完成前,多注意捕鱼儿海那边北元的动静。”
以前那个不受待见的朱允熥,连老朱都不让北元欺负,现在朱允熥表现这么好,老朱就更不会让他受委屈了。
“奴才遵旨!”
陈洪恭敬地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