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每当一个王朝濒临灭亡之际,都会出现少不更事的年轻帝王。
比如王莽篡位时,当时的皇帝才不过九岁,完全无力掌控大局。
东汉末年,刘宏辞世之后,其两名幼子尚且年少。
长子登基时,年仅十一二岁。
待到董卓入京,废黜刘辨,另立一位年不及十岁的新帝刘协。
再如宋太祖之时,北周亦是孤儿寡母的局面。
再看那位元朝的对手,最后也不过只剩下幼小的皇帝。
根本无法掌控朝政大权。
加之局势动荡,朝中奸佞横行。
致使局面陷入一片混乱。
他心中暗想,自己的大明若要覆灭,恐怕也是这样的情况。
成年皇帝驾崩,幼帝继位。
天子年幼,权力被奸臣操控。
通常来说,只要皇帝已届成年且心智正常,就不至于发生这种状况。
朱元璋认为,有自己留下的血脉和制度在,即便子孙再不成器,只要有成年的皇帝坐镇,大明便不会倾覆。
然而韩成再次摇头。
“陛下,非也。那位皇帝即位时已十七岁,算得上成年。”
听罢此言,朱元璋一怔,十七岁确实不算年幼。
那为何大明仍在其手中灭亡?
“难道,这不孝之孙是个傻子?那些人有意拥立傻子为帝?”
韩成再次摇头。
“并非傻子。”
“那……莫非这位皇帝即位时,我大明已病入膏肓?
他在位不久,大明便亡了?”
朱元璋犹豫片刻,看向韩成说道。
他认为这或许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天子即位时年纪适中,并非傻子。
大明却在他手里灭亡,那必然是他即位时,大明已是千疮百孔,难以挽回。
他登基时间不长,大明就……让他没有足够时间扭转乾坤。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韩成再次摇头。
“陛下,并非如此。那位皇帝即位时,虽说我大明已是一团乱麻,但还不至于无药可救。”
至少只要他行事得当,让大明再延续数十载并非难事。
况且,他并非短命天子,刚登基便亡国。
而是坐稳龙椅近二十年,大明才走到那一步。
不过说实话,你的大明也不能算彻底灭亡,因为后来还有小朝廷存在。
但即便如此,意义也不大了。
因为大明的正统已经易主。
在许多人心里,大明正是在此时走向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