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敲定之后,朱元璋并未让他们离开,而是直接在这里,结合当前局势,对照地图,仔细商讨具体的作战策略。
老朱的眼光确实犀利。
说到打仗,冯胜和李文忠确实不如他。
特别是北伐攻破元大都的那一战,老朱早有筹谋,后来的事情几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甚至算准了敌人所有的反应。
那一仗打得老朱十分畅快。
这也充分展现了朱元璋在战略布局上的才华。
众人整整研讨了一夜加一天早晨,才将所有事宜敲定。
尽管朱元璋以及冯胜、李文忠等人对那三部女真颇为轻视,认为灭掉她们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值一提。
但真正动手时,他们却丝毫不敢大意。
精心策划方案,周全考虑各种可能性,避免任何意外发生。
狮子捕兔也要全力以赴,以免翻船的道理,他们全都明白。
打了大半辈子仗,他们绝不会在这种事上犯低级错误。
虽然彻夜未眠,但他们依然精力充沛,神采焕发。
尤其是朱元璋,简直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力量。
这位大明帝国的开创者,真能把人带得心潮澎湃!
两位国公走后,朱元璋洗了把脸,打了套拳,喝了三大碗粗粮粥,配着几根腌得略酸的萝卜条,吃得津津有味,感觉浑身舒畅。
吃过饭,又去见了马皇后,给她喂完药,就把这事告诉了她。
马皇后听闻此事,并未过多提及。
太子朱标默默站在一旁,听着大臣们的议论,心中自有考量。他知道父亲朱元璋素来心狠手辣,但这次的决定却并非全然不妥。
“诸位爱卿不必担忧。”朱标开口说道,“建州女真虽无大过,但其野心昭然若揭。先发制人,实属必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父皇此举,不过是提前剪除隐患。若待他们壮大再图谋我大明疆土,恐怕悔之晚矣。”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尤其是那些试图劝阻的老臣们,更是目瞪口呆。
“殿下所言极是!”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朕正是这般想的。既然标儿你也支持,那就这么办吧!”
于是,大军浩浩荡荡开赴东北。建州女真措手不及,短短数月便被尽数剿灭。
这要是换作当今圣上亲自主持,而非太子督办,那死者和受牵连的人只会更多!
这恐怕不只是翻倍的问题。
太子与当今圣上不同,圣上是从血与火中走出来的,而太子自幼接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心怀仁孝,不会一味地以杀止乱。
此事实在不合常理,违背天理。
太子断不会坐视不理。
我们只需说服太子,让他出面劝说当今圣上,这样必定能有所成效。
有人带头后,众人也逐渐明白过来。
他们齐齐看向朱标,纷纷说道:
“殿下,兴兵固然必要,但兵乃国之大事,关乎生死存亡,不可不慎!
建州女真之前并无深仇大恨,如此贸然兴师问罪,实属不妥。”
“即便真的开战,也只需击溃他们即可,何必赶尽杀绝?那些人也是普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