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我怎么了?”
朱元璋一脸困惑。
韩成道:“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可能会让您不太愉快,今日您已经承受了许多。
我担心继续说下去,您会难以接受,做出冲动之事。
所以我想暂时停下。”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不禁笑了。
原来如此!
“你太低估我了!
我这一生,历经饥荒,讨过口粮,出家做过和尚……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
我的心早已千锤百炼!
你完全不用顾虑!
有什么话只管直说,无需隐瞒,也无需担心我会承受不了!
这些都是小事,我受得住!
对我来说,不过是细雨罢了!”
朱元璋挺直腰杆,一股不可一世的气势油然而生。
身为开国皇帝的他,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威严。
此刻的朱元璋,充满令人钦佩的魅力。
韩成望着背着手仰望天空的朱元璋,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若不是刚见过他拍桌子瞪眼、怒不可遏的模样,韩成几乎就要相信他说的话了。
“陛下,您真的能承受?要不改日再说,别勉强。”
韩成再次确认。
接下来他想说的话,实在太过**,他生怕会给朱元璋**,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
若是真的发生了那种情况,他自己恐怕也会被牵连其中。
“你何必如此犹豫?只管讲!我们此刻只想知道那些人究竟做了什么惊世骇俗的事!
哪怕我们的大明亡了,我们也能够承受,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呢?”
朱元璋挺直腰杆,威严十足。
韩成听后,再联想到朱元璋的经历,认为他说得没错。
自己即将讲述的事情,朱元璋一定能够承受。
放下顾虑,韩成立即道出更加**的消息。
“崇祯末年,李自成率大军围困京城。
形势极其紧迫。
自从崇祯登基以来,国库里的钱从未充裕过。
到了此时,国库的状况如何,可想而知。
守护皇宫的士兵大多食不果腹,更别提军饷了。
而城外的李自成,已然声名远扬。
民间流传着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喝他娘,吃喝不够闯王偿。
不当差,不交税,大家快活过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