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注视着朱元璋,语气沉稳且充满豪情地说出这句话。
这一次,他毫无保留。
韩成此言一出,朱元璋眼中的忧虑和内心的忐忑瞬间烟消云散!
在长舒一口气的同时,心中涌起无尽的欢喜。
"好!"
"好!!"
"好!!!"
朱元璋接连说了三个“好”。
情绪高涨。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汉人绝不会屈服!
尽管有些败类和懦夫,但硬气的人也绝不稀少!
每逢危机之际,总会有英雄挺身而出,奔赴险境,力挽狂澜,修补天裂!
我华夏民族,最不缺的就是有骨气之人!
平日里,他们看似不过是农夫、工匠或乞丐……
可一旦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便能化身为战士!
与天地抗争!
鞑虏只能嚣张一时,岂能长久作恶?
终将被我华夏子孙踩在脚下!"
朱元璋激情澎湃,声音洪亮。
郁积于心的闷气,顿时一扫而空。
从韩成的话语中,他得到了期盼已久的最佳回应。
听闻朱元璋的话,看到因汉人复国而兴奋至极的洪武帝,韩成也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杆。
为身为华夏子孙感到骄傲与自豪!
作为来自未来的他深知,今日的中华已远非老朱所能想象。
只可惜,当他穿越至此,未能携带手机等现代物品,不然定要让老朱见识一下后世中华的风采!
恐怕那时的洪武帝,会更加激动,更加自豪!
后世的华夏儿女,个个争气!
朱元璋站了一会儿,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
他看着韩成问道:"那么,你是怎么做到的?
到了后期,又是怎样的情形?"
韩成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将脑海中已知之事梳理清晰,随后说道:“往昔岁月,远在中华之外,诸多国度正迅猛崛起。
真可谓一日千里。
清廷却闭门自守,以种种方式蒙蔽百姓。
阻止民众开化。
在乾隆年间,曾有一支英使团到来,献上许多奇珍异物。
除天象仪外,还有威力巨大的新型火炮,其当时展现的实力已超越清廷,然而乾隆仍目中无人……
乾隆时,对西方诸多事物已有了解。
然而许多当时先进的知识,他皆秘而不宣,禁止外传。
担心百姓一旦聪慧起来,便难以驾驭……
多番倒行逆施之举。
自此开始,我华夏急剧衰落,被他国赶超,步入百年屈辱岁月……”
“且慢,这……那些外邦真能如此强盛?
你所说的那些外邦,究竟何在?”
朱元璋打断韩成的话语,追问起来。
韩成所言内容,完全超出了朱元璋的认知范畴。
向来自信才智足以应对一切的朱元璋,此刻竟感到迷茫,犹如迷失方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