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明,不可能永远依靠父皇和大哥支撑,我们也正在逐渐长大,应该学会承担起一部分责任了。”
“儿臣虽然年幼,可志向不小。
即使是在边关,儿臣也希望能成为为大明拓土开疆的一员藩将。”
“因此这次,儿臣以学习的心态参加,绝不是冲在前线拼杀,请母妃相信,儿臣一定确保自己的安全不轻易涉足险境。”
“恳请母妃赐予儿臣一个机会!”
朱橚这番话使得孙贵妃愣在那里许久,说不出一个字。
望着几乎与自己平齐的儿子身姿,孙贵妃忽然意识到:儿子真的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这一认知让她内心莫名生出一种既喜悦又有些失落的情绪。
好半天后,孙贵妃才轻声道:
“看来你真是长大了,知道为父皇分担重担了,这让母妃甚感欣慰。”
“既然如此,母妃这次就不阻止你。
能不能说动你父皇,全凭你自己了。
这件事上,母妃绝不会为你多说一句话。”
“并且如果你父皇答应下来,那你一定要实现对母妃的承诺,绝对不能置身险境!”
看着儿子喜形于色的神情,孙贵妃无可奈何的笑了一下。
对于这样聪明的儿子,她真的是束手无策。
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此刻的孙贵妃心里也没个准数。
次日,在皇宫奉天殿内。
"什么?你要跟着部队一同北征?"朱元璋难以置信地瞪着眼前这个最近刚刚立功的大儿子中的老五,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不过很快他就像头一天孙贵妃一样断然拒绝:"不行!朕决不许!"
开什么玩笑,这孩子明明还不到十岁,今年虚岁仅十二,就让他参军北伐,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吧?
难道真以为打仗像小孩玩游戏那么简单么?
面对老爷子意料之中的否决态度,朱橚一点也不显得惊慌失措。
就算普通的家庭父母听闻孩子要去冒风险做事,第一反应也肯定是反对嘛。
更何况面前这位疼爱子女的皇上父亲又怎能容忍让亲生子身处险境呢?
朱橚冷静地说:"然而父皇刚才不正是说过,可以给儿臣任何奖赏吗?儿臣唯一的愿望便是随军北伐,难道父皇要收回承诺?君无戏言啊,父皇!"
一听这话,朱元璋立刻瞪大了眼睛:“嘿,别的没学到,倒学了老四那套嘴皮子功夫了吧?现在也会拿话堵你老子了是吗?信不信朕打断你的腿!”
但见对方依然稳若泰山毫无惧意,并且回答得更加滴水不漏:"学问高低不重要,关键是儿臣所求合情合理。”
终究是无法通融,此处不论君臣尊卑,只存父子之情。”我堂堂做老子的,还治不了你这兔崽子了?”
殿内此刻只有朱橚与朱元璋二人相对。
故此朱元璋讲话也全然没了分寸顾忌。
瞧着那略带耍赖模样的父皇,朱橚一时竟觉得有些好气又好笑,赶忙拱手道:
“父亲且慢拒绝,何不先听孩儿把话说完,再下定论如何?”
朱元璋冷哼一声:“纵使你磨破嘴皮,老子也照样不会答应。”
“不过既然你想讲,那便说说看吧,看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随之又警告一句:“可别瞎扯跟徐家三位小姐有关的借口糊弄为父,要是让老子发现你在胡闹,非打得你屁股开花不可!”
毕竟是亲生骨肉,朱元璋虽恼,也还是好奇这个年龄不大却整日嚷嚷着要去参与北伐的小儿子到底打着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