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
众公子兴奋的行礼道。
“这……”
李斯和冯劫面面相觑。
百官们也是诧异,原来刚才陛下忽然下令,召所有公子前来,是为这个。
不过要说炼制金丹,
这件事不是一直由赵高负责的吗,而且炼丹殿里,还有一批才不久召来的方士,为什么要特地让公子们去做?
然而当众臣再次望去,嬴政已是挥手宣布退朝,显然不准备多说。
下了朝,回到太川殿。
嬴政坐在案桌前,一边继续批阅剩下的竹简,一边沉思。
“这倒是一石二鸟。”
“既能完成仙人派下的任务,又能筛选出那人会是哪个公子,能被仙人看上的,必不简单,或许在藏拙?”
“而且…”
想到这,嬴政默默一叹。
孤灯烛影下,他那始终挺拔的腰背,忽得略微佝偻了一点,在空荡荡的大殿之中,显得很是孤寂。
“若是能趁此机会,选出一位优秀的公子,将其册立为太子,则是更好。”
嬴政轻轻叹息。
从灭六国一统天下、到如今,按理说,早应册封太子,只是他一直有所顾虑,放心不下。
立谁为太子?
长子扶苏,性情宽仁。
但他要的是内法外儒,仁则施恩雨露、怒则雷霆霹雳,否则镇不住这个暗流涌动的大秦。
至于其他,更是无一入眼。
当然,也可能是有公子在故意藏拙,让他看走眼了,比如被仙人“赐福”的这名未知公子。
“若是寿命真的能增长,要不要开启第五次东巡,震慑一番…”
嬴政郑重考虑起来。
别看目前大秦表面上安稳,实则内忧外患。
内,天灾连连,六国余孽四处捣乱,诸子百家煽风点火;外,匈奴时刻威胁、百越不稳、大月氏袭扰…
……
右相府。
“由儿?你怎么回来了。”
李斯站在窗前,望着前来的李由,微微有些意外,对方怎么从三川郡跑回来了,也没有提前通知一声。
李由递上手中竹简,凝重道:
“父亲,三川郡有几个县,周边频繁有蝗虫群出没,可能是颍川郡那边传来的,事态紧急,所以没来及告知。”
“这件事我已经上书了。”
李斯摆摆手,忧心忡忡道:
“陛下命再行观测,不要着急,相比这个,今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倒是让我很在意,很疑惑。”
“什么事?”李由问道。
“早朝时,陛下突然召公子们入殿,让他们负责招揽方士炼丹之事。”
李斯抚着长须,沉吟道。
他一向擅长揣摩帝心,并八九不离十,但早朝的事让他极其不解。
这举动有什么意义?
要说方士,公子们召的方士,哪有陛下宫里得好?何必多此一举?
“会不会是陛下嫌金丹效果不大,尝试从公子们那里得到新的品类?”
李由随便说出了一种想法。
李斯摇摇头,眼中有精光闪过,“山雨欲来,风满楼…我感觉,从此次始,必将有大事发生!我们静观其变。”
见此,李由若有所思。
而在另一方,上卿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