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拉贝他们不相信,就连许多军人都不相信日军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来。
在很多电影和电视剧中,一些键盘侠看着国军投降的时候纷纷表示不解,也表示为什么不和日军拼命。
在缺少武器装备,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拼命只是送菜而已。
像李教官和陆剑雄那样有计划,有预谋的埋伏,看看能击杀多少人。
陆剑雄最后为什么投降,那是因为再打下去所有人都得死。
李教官为什么战斗到最后一人,他们为什么不投降。
因为他们是中央军,见识过日本人的残忍,宁愿一死也不投降。
一个场战役的失败,遭受牵连的先就是战败的军人,那些以身殉国的人尚且死得有尊严,最悲惨的莫过于那些战俘们。
日本当时在对待中国的战俘上,是随意地打杀,毫无人道主义可言。
一个抗战老兵唐光谱在几十年后曾经说出过实情。
年仅19岁的唐光谱是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参与者,也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他当时是国军教导纵队第三营当中的勤务员。
虽然只有19岁的年纪,他却已经是战场上的老兵了,见惯了生死的他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惊恐程度一生不忘。
部队在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之后,人人开始自危,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的逃命。
唐光谱在慌忙逃生中已经不辨方向,只是跟着人流盲目地向前走,在逃亡的途中他遇到了一个比自己年龄大的老兵唐鹤程,再他的带领下,唐光谱一路跌跌撞撞的逃亡。
其实当时逃亡的不止是军人,还有很多的百姓,日军的暴行早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南京沦陷,留在南京城肯定没有好的结局。
所以逃亡之路上的人非常多,加上日军在很多地方都加了岗哨,能跳出南京城的路很少,以致于在拥挤的路段还生了踩踏事件。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逃亡,也有有志之士振臂一呼,不想做一个丧失了气节的国人。
唐光谱后来回忆说,他当时就听到过有人高喊:弟兄们,想活命的就跟我冲。
当时也确实有人跟着冲了上去,但势单力薄的他们很快就倒在了日军的重火力围攻下,那个情形下,人的生死存亡只是一瞬间的事。
尽管唐鹤程和唐光谱都是经验丰富的士兵,懂得如何躲避日军的搜查,他们还是没有逃过日军地毯式的搜索,最终他们成了战俘,被日军押到了集中看守的地方。
在这里有很多人跟他们一样,被五花大绑动弹不得。
面对死亡,没有人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刚开始日军仅仅是断水断粮,并没有其他的举措,很多人不清楚日军到底想要干什么。
但一直饿下去也不是办法,即便不被杀,也是被饿死。
于是就有人暗中串通了这些被俘的人,想要集体逃亡。
其实日军早就做好了预防他们逃亡的措施,在看押他们的外围布置了重重火力,所以当有人“打倒日本鬼子”冲出去的时候,随之响起的就是密集的枪声,这些人又倒在了血泊中。
看到如此形势,后面的人就再也不敢往前冲,等待着其他的时机逃命。
连续关押了五天之后,日军把唐光谱等人赶往了老虎山方向,很多人这时候已经饿得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为了不影响整体的度,两边的日军看到步履缓慢的人直接就刺刀刺死,后面的人在惊恐中从这些尸体旁边经过。
不知道过了多久,江边上空地上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有的人已经意识到日军要开始集中大屠杀了,之前饿了他们这么久,就是为了让他们没有力气逃亡和反抗,这么大规模的屠杀活动其实是日军预谋已久的。
谁也不想坐着等死,所以他们拼尽最后的一点力气用牙齿解开绳子,互相帮助准备进行最后的一搏。
只可惜他们还没等他们完全地解开绳子,日军的大屠杀行动就开始了。
一时之间枪声四起,伴随着枪声的还有爱国人士高喊的“中华民国万岁!”。
唐鹤程和唐光谱深知这个时候的任何反抗都是徒劳,保存生命才是要的,所以在日军开始扫射的时候,他们最先趴在了地上,随着压在他们身上的尸体越来越多,他们知道大屠杀即将结束了。
过了很久,日军的机枪声停了,他们艰难的推开层层尸体观望,可恶的日本人也想到了会有漏网之鱼,就又开始扫射,唐鹤程牺牲在了第二轮的屠杀中。
有了上次的教训,唐光谱再也不敢起身,任凭鲜血染红了全身也一动不动。
时间在那个时候显得格外的漫长,仿佛一个世纪一样,在确定日军走了之后,唐光谱借着尸体的掩护逃出了尸横遍野的大屠杀集中点。
幸运的是唐光谱遇到了一对父子,在他们的掩护和帮助下才得以躲过一场惊天的浩劫。
回忆起南京大屠杀,唐光谱说:“饿你五天五夜,连路都走不动了,拿什么去反抗?”他们不是没有反抗,而是没有能力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