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拉贝在中国呆了几十年。
什么样的人,他都见过,但是唯独没有见过陈贤这种人。
明明穿着日军军装,可是却让自己救中国的难民。
在日军军队里也讲究的是战功。
如果今天他把钟楼里那些难民和军人俘虏,也是一个功绩。
可是他并没有,反而是告诉自己难民的位置。
拉贝百思不得其解。
看着眼前的年轻军官,再看看他身后的士兵并没有骚扰平民后,经过思量后拉贝开口道:“请来我的办公室。”
“拉贝。”
旁边外交官乔治·罗森听到拉贝答应后,顿时不满。
“罗森,我稍后会对你解释。”
乔治·罗森官方身份是德国大使馆的秘书,罗森博士是南京大屠杀期间最早冒生命危险从上海回到南京的外交官之一,不过在登陆前受到了日本人的阻拦,1938年1月1o日回到了南京后,他以外交官身份与日方进行磋商,确保安全区人员的生命安全,因罗森博士态度强硬,被日本人称之为“不受欢迎的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德国公布了保存在波茨坦档案分馆内的《罗森致德国外交部的报告》,被研究人员称为“罗森档案”或“罗森报告”,里面有他向德国回的不少记录侵华日军暴行的外交文书,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人员来说,这些都是珍贵的材料。
乔治。罗森摊摊手没有在反对,陈贤虽说骨子里不喜欢外国人。
但是对于这些帮助自己国军的友人来说,还是很尊敬的。
“请你们的士兵在外面等候。”
拉贝看着陈贤身后的日军跟着他一起,连忙挥手阻止。
陈贤点点头,对着李教官招招手,在他过来后,陈贤在他耳边悄声道:“你们就在这里停留。”
李教官点点头,随后接替了陈贤的位置,对着身后举起了手,这个手势当过兵的人都懂,就是禁止前行。
拉贝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让陈贤随他一起上楼。
陈贤跟在拉贝的身后。
另外的几个国际友人,如同魏特琳,乔治。罗森,罗伯特·威尔逊医生,姜淑云都跟在陈贤的身后。
这几个人走在陈贤的身后,魏特琳用英语交谈道:“这个日本人找拉贝干嘛?”
罗伯特·威尔逊医生用仇恨的语气道:“纳碎党和日本人都是一伙的,都是那么的残暴。”
姜淑云也用英语道:“请你们一定帮我们保护好女学生。”
陈贤听着她们的话,感觉她们异常的杞人忧天,无奈道:“不用担心,我来这里并没有恶意。”
正在聊天的三人集体沉默了。
他们以为陈贤只会德语,可是没有想到还会英语。
很快,几人就到了拉贝的办公室里相继坐下。
陈贤直接表明来意道:“拉贝先生,这次我来是想提醒你,在日本华中方面军松井石根、朝香宫鸠彦王、谷寿夫等人的怂恿下,马上就会进行大屠杀。”
他的这句话是用英语说的,确保其他人都能听懂。
此话一出,让在座的人都惊讶了一番。
约翰拉贝更是说道:“怎么可能?”
“日内瓦公约可是规定要尊重人道法。”
“你怎么那么肯定日军会进行大屠杀呢!”
几个人好像都不信任陈贤说的话,在日军才攻占南京的时候,确实和谐了一段时间。
只是时间过去后,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也暴露了出来。
“凇泸会战的时候,日军伤亡惨重,原本他们喊得口号是三个月占领中国,只是却在凇泸会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此攻占南京都后,他们就会进行疯狂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