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顾及其它世子的感受,陛下肯定会单独召见秦澜。
到达秦澜府邸时,得知公子不在。
于是他逐个在、歌姬院和酒楼寻找。
按照秦澜的性格,肯定会在这些地方。
经过许久,终于在一家酒楼找到正饮酒的秦澜。
韩信坐在对面,歌姬们在弹琴吟诗。
“公子……”
“喂,公子醒醒……”
秦澜已有醉意趴在桌上,章邯推了推他:“公子,陛下让您去甘泉宫。”
“韩信别走,再饮一杯……说说你的兵法谋略,我很感兴趣,为何总执着于水攻?”
“禀告公子,有人给我算命,说我命属水,只有用水才能施展才华,成就功业。”
韩信已经酩酊大醉。
这一幕让章邯皱眉,心想:“这小子竟和昔日的手下这般放纵,真让人羡慕。”
看着秦澜如此洒脱,章邯暗自感慨:“公子行事自由,不像扶苏那般拘谨……”
他对儒家理念嗤之以鼻,尤其反感那些装模作样的大儒——彭越和张良。
对于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扶苏,他更难理解。
扶苏每日奔波忙碌,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事,今天见这位贤者,明日又拜会那位名家。
而秦澜却悠然自得,除了饮酒便是游历山水,何等惬意。
有时章邯甚至幻想能成为他的随从,一起游历四方。
当然这只是想想罢了。
作为始皇侍卫,他必须守护在陛下身旁,确保安全。
“公子醒来,随我去见驾……”
“原来是章邯将军!”
“来,先喝几杯。”
“陛下传唤公子。”
章邯扶起秦澜,安排他上车,韩信跟在身后,一同入宫面圣。
甘泉宫外,扶苏、高、将闾等众多公子齐聚,胡亥也在其中。
唯独不见长兄秦澜的身影,众人只能耐心等候。
他们深知父皇对长幼之序的重视,若在秦澜未至的情况下擅自入宫,必将触怒父皇,招致责罚。
有人疑惑:“秦澜到底怎么回事?总是迟到,父皇却从未责怪。”
另一人附和:“上次我只迟了片刻就受罚,而他每次迟到都安然无恙。”
还有人叹气:“上次我因醉酒被罚清扫甘泉宫,他却毫发未伤。”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父皇对秦澜可能已放弃,不再管束。
与此同时,章邯驾车急赴甘泉宫,内心焦虑不安。
因为寻找秦澜耗费大量时间,他在路上更是忐忑,担心因此惹怒皇帝。
车内,韩信醉得不省人事,唯有秦澜清醒异常。
秦澜故意装作醉态以拖延时间,因为他知道作为长兄,自己的迟到会让兄弟们焦急等待。
果然,这一举动让他们十分不满。
待马车临近甘泉宫,秦澜掀帘询问章邯,皇帝召见所为何事。
章邯答曰只是喝茶,秦澜戏谑地猜测是否是自己曾经献上的悟道茶,心中暗自得意。
章邯听后沉默良久,不知该如何回应。
面容严肃,态度沉稳,章邯低声说道:“公子,有些话我必须告诉您,但请务必保密,否则若让陛下知晓,末将难以承受责罚。”
秦澜微微惊讶,觉得此事颇为神秘,好奇心愈发浓厚,当即向章邯承诺绝不会泄露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