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闻言,沉默片刻,低声言道:“年关将至,待过了年,我们再回北平。”
尽管一再被朱允通压制,但他心中对皇位的渴望非但未减,反而愈发强烈。
他倒要瞧瞧,待到年关之时,诸王归来,朱允通是否还能如此跋扈。
在此之前,他必须隐忍。
“王爷……”
张玉还欲再劝。
朱棣摆了摆手,面无表情地离去。
“唉……”
张玉望着朱棣的背影,长叹一声。
朱允通已贵为皇太孙,又何苦如此?
信国公府中,汤和正于后院晒着太阳。
距朱允通上次来访,已过去数日。
“爹,您说太孙会不会把这事儿给忘了?”
汤鼎来到汤和面前,犹豫片刻,开口问道。
见蓝玉、耿炳文、冯胜、傅友德等人近日来风头正盛,他心里焦急万分。
蓝玉暂且不论,毕竟是朱允通的舅祖父。
但耿炳文、冯胜、傅友德三人,他却有些郁闷。
当初,朱允通是先来他们家的。
如今跟在朱允通身边的人,理应有他一个才对。
“你急什么!”
“你也不瞧瞧,太孙近日可有闲暇?”
“放心吧,太孙若无意,当初便不会来我们府上。”
汤和面色淡然,言道。
“这……”
汤鼎听了汤和的话,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是好。
确实,汤和辞官之后,如今的信国公府,在应天府已算不得什么。
虽是国公府,却毫无存在感。
当然,这也是汤和刻意为之。
存在感太强,便是危险。
朱元璋派铁铉去查凤阳之事,他也有所耳闻。
只能说耿炳文、冯胜、傅友德三人运气不错,恰逢朱允通崛起。
以他对朱元璋的了解。
若非朱允通崛起,待朱允炊被封为皇太孙之后,朱元璋怕是就要动手了。
届时,必会有很多人丧命。
“行了,别想那些没用的了。”
“有这个功夫,你还不如拿点钱,去响应太孙的号召。”
汤和轻声说道。
朱允通把筹集资金的任务托付给了蓝玉、耿炳文、冯胜和傅友德四人,而他们把动静闹得很大。
“父亲,听说太孙要弄个歌舞场所,他究竟打算做什么?”
汤鼎一脸困惑,眉头紧锁地问道。
以往朱允通所做的都是大事,这回却一反常态地搞起歌舞场所。
他虽不明歌舞场所为何物,但从字面上理解,大抵是个供人娱乐的地方。
堂堂大明储君,竟要自降身价去搞娱乐场所?
他对朱允通的这番举动感到颇为费解。
“咱们这位太孙可非等闲之辈,他去过魏国公府的事,你该知道吧?”
汤和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