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之地!一只信鸽的降临,瞬间打破了北平的安宁。
书房之内,
朱棣读罢手中的信笺,满脸错愕:“允熥竟靠兵谏成功逼宫,被祖父立为皇太孙?”
内容太过震撼,让他不禁对真实性产生质疑。
经过许久沉思,
朱棣深吸一口气喊道:“来人!”
“王爷有何吩咐?”两侍卫应声步入。
“去把道衍法师请来,就说我有十万火急之事需商讨。”朱棣边说边伸手示意。
“是,王爷!”侍卫二人拱手后疾步而去。
朱棣双眉紧蹙,目光不由自主移向应天府方向,眼神尽显疑惑:“这事到底怎么回事?”
片刻之间!姚广孝匆匆赶到,一脸困惑地看向朱棣问道:“王爷,可有要事?”
“道衍你来得正好。”
“请坐,且看此信,刚由应天府送来。”朱棣请姚广孝坐下并将信件递给对方。
“嗯?”带着疑问之心,姚广孝接过信速览内容。
兵谏逼宫、十万人马以及皇太孙朱允烺这些信息接踵而来,冲击力极强。
“刷!”他猛地站起身,满面惊骇直视朱棣:“王爷,这难道不是伪造之物吧?”
他起初怀疑此信真假,毕竟若是虚构,朱棣何必召集他。
况且他对应天府内有朱棣暗线一事心知肚明。
“确实难以置信又匪夷所思。”
“但此信大抵属实。”朱棣苦笑连连耸肩回应。
压下惊讶之情,姚广孝面容肃穆:“王爷,若真,则我们处境堪忧。”
朱允炆不同的是,朱允烺和淮西勋臣千丝万缕地牵扯在一起,大明能征惯战的大将蓝玉更是朱允烺嫡亲舅舅。
这意味着面对朱允炆时朱棣曾有的优势荡然无存。
“不错。”
“我也未曾想允烺隐藏至此等程度。”朱棣叹惋摇头不已。
此时他的心绪颇为复杂,既有一丝宽慰,又暗藏几分顾虑。
宽慰的是,太子朱标后继有人,能有如此卓越的儿孙实在令人欣喜。
而顾忌之处则在于,朱允熥展现出的能力实在惊人,这意味着他自己登上皇位的可能性愈发渺茫了。
见此情景,姚广孝眉头微皱,略作思索后建议道:"王爷,近期并未爆发大的战事,不如择个良机返回应天府,查明这一切背后的缘由。
"
"本王亦是这般打算。
"
"你先行准备一番,这几日之内,我们就动身回去。
"朱棣闻言附和,并随之点头说道。
"甚好!"
姚广孝应诺,眸光中闪过一缕奇异之色:“朱允熥,真没料到他隐藏如此之深,胆略更是非凡。”持续隐忍十几年倒还其次,竟敢兵谏逼宫篡位,这种大事并非寻常人敢尝试。
然而,朱允熥不但成功实施,还将结果处理得堪称圆满。
如此年轻的年龄便展现出如此手腕,确实叫人不能不心生敬意。
。。。
另一边,在应天府,信国公府内,汤和正懒散地躺在藤椅上晒着太阳,显得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