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皎心底涌起一阵暖意,恨不得把沈停云抱进怀里。
马车外,余莺莺面上青一阵,白一阵,咬着牙行礼。
“夫人抱歉,是我失言。”
于皎转头看向她,“我未往心里去,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余莺莺行礼告辞。
于皎放下车帘,“你二哥哥呢?”
“下学时,我和同窗多说了一会儿话,他应当早就走了。二哥哥嫌我磨叽,从来都不等我的。”
于皎多往外面看了两眼,确实没看到沈培,才命车夫驾着马车回府。
到了侯府,沈停云想也不想地跟着于皎走。
伺候沈停云的书童连忙出声提醒。
“三公子,我们该走这边。”
沈停云立马望向于皎。
“嫂嫂,我能去你那里用饭吗?我吃得不多的。”
于皎看着他的样子,忍俊不禁。
“自然可以。”
沈停云兴奋地快要蹦起来。
“你回院子吧,告诉嬷嬷,我今天不回自己的院子用饭了。”
“……是。”
沈停云高高兴兴地跟着于皎往枕流轩走。
沈培回了院子放下东西,要去陪母亲用饭,听到沈停云的欢声笑语,转头看去。
阳光下,他的弟弟十分乖巧地跟在嫂嫂的身边,不知说了什么,逗得嫂嫂掩面轻笑。
沈培收回视线,到了主院。
侯夫人陶氏看到他,便道:“说了多少次了,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你不必日日来陪我用饭。”
“想多陪陪母亲。”
沈培才刚落座,便有下人将沈停云今日去于皎院子里一同用午饭的消息报给了陶氏。
陶氏轻笑,“随他去,一家人自该亲近些的。”
“晌午,三公子还是坐着世子夫人的马车回来的,应当是顺路去接的。”
陶氏看向沈培,“你怎么没一起?”
“三弟出来得晚,我走得快,并未碰上嫂嫂。”
陶氏看着不苟言笑的二儿子有些发愁。
“你不喜欢于氏?”
“没有。”
陶氏并不认为沈培这话有水分。
要说于皎嫁进来前侯府谁的意见最小,那便是她的二儿子。
陶氏给下人递了一个眼神,让她将今日贴在聂府的告示拿了出来,放在了沈培的手边。
沈培拿起看了一遍。
尽管上面所呈之事,沈枢早已查清,言明家中。可看到一条条具体清晰的证词,了解到事件的脉络后,带给人的冲击依旧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