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作为公子纠之臣,不能为公子纠赴死,反倒成了害死公子纠的齐桓公的相国,此乃不忠不义也。”
“其法过于重视财货,而轻视德行教化,致使齐国人人向利。”
“才有了后来齐国内乱,齐桓公一代霸主被饿死深宫。”
“荀子教化万民之法确有可取之处,然其杂于申商,务于功利,而不知性善之本,其去圣人之道远矣。”
见他如此贬低管子和荀子,朱标心中略有不喜。
但一直以来的教养,让他保持了足够的理智,说道:
“先生所言甚是,孔孟之道方为根本。”
“我看管荀,不过是想了解二人的治国之术而已。”
“正所谓,孔孟为本,管荀为用吗。”
听到前面几句,宋濂心中大为宽慰,孺子可教也。
但等朱标说出最后那句话的时候,他表情一僵,勃然大怒。
“胡说八道,管荀小人也,何敢与孔孟二圣并列?”
“此等歪理邪说,是何人教与太子的?老夫绝饶不了他。”
朱标脾气也上来了,说道:
“孔孟有道而无法,管荀有法而无道,两者结合取其长何错之有?”
宋濂气的直哆嗦,举起戒尺就想打。
但想到对方是太子是君,作为臣子惩罚君主,乃不忠之举。
最终也只是重重的将戒尺砸在了桌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将外面的一众内侍吓了一跳,连忙探头往里面看。
就见宋濂怒道:“岂有此理,随我一起去见娘娘,老夫倒要看看是谁教你这般邪魔外道的。”
朱标站着不动,道:“有什么事情与我说即可,我娘日理万机已经很累了,就不要用这些小事就烦她了。”
“小事?”宋濂气的手都抖动起来:
“储君教育事关大明的未来,你竟然说这是小事?”
“我看你不是怕打扰到娘娘,是怕娘娘责罚与你吧。”
话说完他就后悔了,这话也同样是对君上的羞辱。
只是话已出口,没了反悔的机会。
朱标深吸口气,克制住愤怒情绪,说道:
“宋师,你我虽是师生,亦是君臣,莫要失了君臣礼仪。”
宋濂直直的道:“老夫以道侍君,勿欺也,而犯之。”
“太子既然不愿意随我一起去见娘娘,那老夫就只能自己去了。”
说完转身就往乾清宫而去。
朱标嘴巴张了张,最终没有劝止。
去找吧,去找吧。
有些事情早晚都要改的,那就从这件事情开始吧。
以前他觉得宋濂学识渊博,为人正义懂礼又宽厚待人,乃真儒也。
今天的事情让他知道,原来宋濂也不是真的完美君子。
走出老远的宋濂,发现太子竟然没有追出来给自己道歉,心中更加的愤怒。
本来他只是想吓唬一下朱标,但此时却决定,必须去见一下皇后了。
他倒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是真觉得太子在走邪路。
为了大明,他必须得阻止此事的发生。
可惜他还不知道,今天这一番冲突,属实是去魅了。
就是不知,他知道真相后,会不会后悔这番冲突。
-----------------
乾清宫,马皇后刚刚送走一波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