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你这个兄弟我认下了。
宋濂一张脸变的极为难看,他知道马钰可能要说一些对孔孟不敬的话。
却没想到竟然是如此严重的指责。
如果不是他修养好,如果不是之前积累的好感,如果不是对方年龄小。
他当场就拍案而起了。
即便如此,也让他非常的愤怒。
不过他并没有失去理智,内心迅速就想到了如何反驳:
“夫子担任中都宰,主持齐鲁夹谷之会,面对强大的齐国大义凛然。”
“为鲁国讨回郓、讙、龟阴等汶阳之田。”
“又堕三都削弱权臣,只可惜为季桓子所阻功亏一篑。”
“后为权臣所胁迫,不得不辞去官职。”
“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夫子辞官之举乃守经权变也。”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夫子有才而鲁国不能用,如之奈何?”
“岂能因此而责备其不能赴鲁难?”
马钰嘴角浮起一丝微笑,迅即又隐去,意味深长的道:
“先生不能只在评价孔子的时候,才讲守经权变和时中啊。”
宋濂脸色再变,这是在指责他对人不对事。
他自然不愿意背负这个指责,就想要反驳。
但马钰哪会给他这个机会,抢先一步说道:
“先生肯定想说,孔子有才鲁国而不能用,管子却备受公子纠信任。”
“那么我想问您,管子是齐国的臣子,还是公子纠的臣子?”
“是公子纠启用了他,还是齐僖公启用了他?”
“他应该忠于齐国,还是应该忠于公子纠?”
齐僖公就是公子小白和公子纠的父亲,是他启用了鲍叔牙和管仲,并让两人分别辅佐小白和公子纠。
严格说起来,他才是管仲的君主。
当然,这话就是狡辩,管仲没有辅佐好公子纠,也是有责任的。
可反过来说,你孔子就是完美无暇的?
当时鲁国的国君是鲁定公,你因为拿权臣没办法就辞官,等于是抛弃了君主。
和管仲也是半斤八两,谁也别拿这事儿指责谁。
宋濂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进行反驳。
主要是方才马钰才指责他用两个标准评价管仲和孔子,让他束手束脚。
生怕一个回答不好,给对方抓住机会说自己不公平。
马钰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诋毁孔子,而是替管子张目。
现在目的达到,自然要适可而止,转而说道:
“先生可知,我家长辈是如何评价管子的吗?”
见他没有继续攻击孔子,宋濂也松了口气,说道:
“老夫洗耳恭听。”
马钰说道:“管子可与召公比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