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姑母是皇后父亲是当朝权臣 > 第19章 没头苍蝇(第3页)

第19章 没头苍蝇(第3页)

马钰的身影不由自主的浮现在脑海里。

只是……

这个少年确实有些本事,也懂治国之道。

可他毕竟才十三四岁,真的有能力承担这个重任吗。

马皇后也无法给出答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希望他能再给自己一些惊喜吧。

-----------------

冷静下来后的朱元璋,反倒不急着去见马钰了。

除了关于殷商礼器的事情,马钰别的方面对他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但短期内是不太可能去那边挖掘礼器的,所以现在见不见他都没啥关系。

更何况他离京那么多天,虽然有马皇后帮忙处理政务,可依然积累了不少事情,需要他亲自过问。

所以接下来几天,他一直在忙这些事情。

关于大明律的制定,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指示。

重刑和慎刑同时上,前者针对官吏,后者针对百姓。

他本以为,这个方法既采纳了法家的思想,又满足了儒家仁政要求。

双方应该一致赞同并通过才对。

然而就在他准备迎接歌颂声的时候,却发现遭到了双方的一致反对。

李善长为首的法家派系认为,法令应当统一。

商鞅在秦国变法,强调“壹刑”、“壹赏”、“壹教”。

即刑罚、奖赏和教育都要统一。

法不统一会给执法带来不便,也会导致人心失衡,最终让国家陷入混乱。

儒家反对的原因自不用多说,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你现在要对当官的使用严刑峻法,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

再说了,纵观历史各个朝代都优待官吏,因此才能尽收天下人心。

没有听说哪个朝代,因为苛待官吏而强盛的。

面对这个结果,朱元璋非常气愤,但又无可奈何。

此时大明还未一统天下。

陕西、山西、山东、北平、辽东、两广、云贵等地,还都在元朝的统治之下。

要真论实际控制的土地,新生的大明远不如元朝的地盘大。

说白了,他还不是后来乾纲独断的洪武大帝,必须要照顾群臣的想法。

最终这件事情不得不暂时搁置。

但这件事情远未就此结束,朱元璋发现经此一事后,群臣似乎更爱提意见了。

更准确说,是更喜欢反驳他,教他如何做事情了。

就连李善长都是如此。

反倒是刘伯温,态度愈发的恭谨,处处维护他的权威。

朱元璋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内心非常的愤怒,立即做出了回应。

提拔杨宪为中书左丞,调汪广洋入京担任中书参知政事。

同时还给告病的宋濂‘知制诰’一职。

知制诰就是书写圣旨、诏书的权利,典型的位卑权大。

如果说这种种任命,只是为了完善中枢各机构,还算是正常操作的话。

那后面的操作指向性就非常明显了。

尤其是杨宪(杨希武)正是被李善长弹劾罢官的杨希圣的兄长。

把仇人放在中书省眼皮子低下,其目的不言而喻。

当有人再次参李善长羞辱大臣的时候,朱元璋没有再给他留面子。

当然也没有当众训斥他,仅仅是罚俸三个月。

可即便如此,这一系列变动联系在一起,大家都知道皇帝的意思了。

分李善长的相权。

李善长脸色铁青,却也只能接受。

浙东派系还没来得及高兴,朱元璋转手就给了他们一记耳光。

数位官吏或被罢免或被下狱,用的理由还和马钰有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