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一种朗朗乾坤之下见了鬼的感觉,据我估计,自打出生这个号就没被用过几次,母亲零星的几个好友名字我都能记下来。
倒不是不会打字啥的,母亲的五笔比我溜得多,她只是懒得用,不习惯。
注册时我随便给她起了个名字,“竹叶青”,窦唯的一张专辑名,可能也是一种酒,天晓得,反正现在变成了四个字,具体是啥就不说了,总之像他们那代人管用的呢称一样,文雅却不可避免地迂腐,或者说傻里傻气。
我问母亲咋用上QQ了,许久都没回应,反是陈瑶一个劲地催催催。
“还没上课呢?”有个两三分钟,她才来了一句。
“这才几点?”
“哦,复习得咋样了?”果然。
“还行吧。”
“别老往网吧钻,是在网吧吧?”
对着闪烁的光标,我竟不知说点什么好。
“人哩,跑了?”
“在呢。”
“我下了啊。”她说,很快又补充一句,“好好复习!”
直到她头像暗淡下来,我都没能把那个“哦”出去。又是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
我知道陈瑶她妈会再来找我,但这一天真的到来时还是有些吃惊。
这次是在考试之前,有些不厚道。
依旧是老一套说辞,陈瑶的想法,她的过失,以及我这个障碍。
她质问我还有什么比帮助一位女孩实现梦想更可贵呢?
我不置可否。
我觉得她的表述太过书面化,让人紧绷,感觉不舒服。
她晃着小勺子,说不要再耽搁她了。
她妈本来要请我吃饭,我拒绝了,她就找了家冷饮店,还行吧,起码凉快。
这位女士穿了件黑色背心裙,上面点缀着一些贝壳和花骨朵,至于是刺绣还是画上去的,我就说不准了。
我想说的是,每次她抬起右臂,我都会不可避免地瞥见她的胳肢窝,那里嫩得像扑了粉,或许也正因此,其间斜着排列的三颗小痣显得极为突出而生动。
我老觉得自己是在跟它们说话。
或许是我的恍惚引起了她的不满,女士的语调变得凛冽起来,她控诉我自私,说要真为陈瑶好,就应该放手,而不是流氓一样死缠烂打。
这就他妈有些过分了,我说可以啊,我又没拦着不让她走。
她妈翻翻眼皮,却沉默下来,开始埋头舀盒子里的冰激凌,有些疯狂。
持续了十来次后,她猛然抬起头来,说:“你这人怎么这样!”
她这一叫,周围的目光都扫了过来。我只能硬着头皮说:“我怎么了?”
“怎么了?”她拍拍桌子,“我直接找你父母,找你妈去!给脸不要脸!什么东西!”
我突然就想扇她的脸。我并不拒绝交流,但现在,我唯一想做的就是扇她的脸。
“张凤兰是吧?好好好。”她胸膛起伏着,并不雄伟,周遭的目光却越来越亮,像是谁在我们头项罩了个凹面镜。
我只能笑了笑。我张张嘴,刚寻思着说点什么,一坨香甜的糊状物就飞了过来。我压根没意识到去躲。终究还是大意了啊。
这事我当然不会跟陈瑶说,她妈有没有说就不知道了,不过至少据我观察,陈瑶并不知情。
六月二十七日,即马刺夺冠后的第三天,期末考开始,一搞就是六天。
等我们考完,大一、大二才开始,陈瑶考四天,从三号一直到七号。
继八月份醉洒大闹系辅导员之后,大波就全校闻名了,至今校园BBs里还流传着他身着四角内裤在校门口四仰八叉的动感照片。
对此他本人的看法是,还不错,够朋克,而且毕业证学位证哪个也没耽搁,不就记个过嘛。
这货在排练房楼下租了间房,一直没走人。
这阵儿,不时教唆着乐队重整旗鼓,“起码临走捞点钱嘛!”
他说。
陈瑶考完的第二天,我们到平阳医学院附近演了一场。
这儿就仨学校,俩都是大专,跟东大学城肯定没法比,但架不住医学院人多啊,别看名字一般,它有好几个专业在亚洲都名列前茅,东南亚留学生不要太多。
跟我们那儿考试期间的寂寥不同,这里人很多,邀请我们来的是个移动门面店,搞什么促销活动,也没舞台,就门口一戳,唱了仨钟头,荫凉地也差点把人给热死。